第92章 带新人(2/3)
罪心理这一块你比较专业,你帮着分析分析吧。
”
作为重生者,姜凌比任何人都明白家暴的可怕。
她见过太多的罪犯档案,往往家庭内部的伤害,更深、更重、影响更久远。
“郑瑜,先把张明辉先带回去吧,你等下来我办公室聊。
”姜凌的声音清晰而稳定,“我们一起商议,看看下一步侦查计划怎么走。
”
郑瑜毫不犹豫地点头:“好。
”
此刻郑瑜和姜凌的思路出奇的一致——必须严惩张明辉,保护好小宇。
哪怕取证困难,哪怕费神费力,也一定要将张明辉查到底。
--
心理画像小组办公室。
姜凌和李振良等人围在黑板前讨论着张明辉虐童案。
等到郑瑜过来,姜凌的思路已经整理得比较清晰了。
破了6䞔小巷杀人案之后,姜凌与郑瑜关系越来越亲近。
晏市公安局女性警察占比较小,姜凌与郑瑜能在这个男性为主的系统里脱颖而出,靠的是一股子拼劲。
因此两人颇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郑瑜一进办公室,姜凌便冲她招了招手:“郑瑜你来,我们刚刚正在讨论张明辉虐待亲生儿子的犯罪动机。
”
郑瑜爽朗一笑:“我懂。
三定侦查法第一步嘛,定性质。
”
姜凌站在黑板前,指着刚才探讨留下的关键字解释:“对亲生儿子实施如此凶残的虐待,无外乎是以下四个动机。
”
“第一,严重的情绪失控和攻击性转移。
这种人往往是生活不如意者,他们将负面情绪发泄在更弱者身上,比如妻子、孩子。
”
“第二,极端的控制欲和扭曲的权威感。
这种人往往将儿子视为私有物,儿子稍有反抗便会使用强硬手段进行镇压。
”
“第三,可能的代际创伤。
这种人往往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经受过来自父母或其他长辈的暴力,有样学样,习惯性使用暴力作为控制手段。
”
“第四,怨恨转移。
这种人往往因为憎恨而心理扭曲,将这种不满、仇恨投射到孩子身上。
”
郑瑜点了点头:“你分析得挺全面了。
我看张明辉这个人,极有可能是这四种动机的混合体。
第一,他是一个失败者。
你想,他要是在原来的单位混得好,也不会调到一个快要倒闭的毛巾厂来。
”
李振良“嗯”了一声,“对啊,牡丹毛巾厂以前虽然很有名,但这几年效益越来越差,仓库里堆积了一大堆存货卖不出去,工人都担心下岗呢。
这个时候张明辉调过来,说是说有专利、受重用,但真实情况谁知道呢。
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他以前在鄂省江城市红星毛巾厂,那可是个有近万名工人的国营大厂,比咱们市这个要有实力多了。
”
郑瑜很喜欢姜凌这个小组的讨论氛围,兴致勃勃地指着第二条犯罪动机继续发表个人意见:“这点很明显。
张明辉才调过来不到半年,邻居就两次报警,他长期虐待小宇,惩罚手段既有殴打,也有饿、禁闭,控制欲太强。
”
姜凌点了点第三条:“张明辉亲口说过,他小时候父亲经常打他,打断了几根烧火棍。
唉,这是暴力的代际传递。
”
郑瑜重重地拍着黑板:“前面三点相对容易取证,小宇身上的伤痕、邻居的证词、闻秀芬的两次报警记录,这些都能证明张明辉存在以上犯罪动机。
就是这第四点,想要证实张明辉憎恨妻子,并将这份憎恨转移到小宇身上……”
说到这里,郑瑜摇了摇头:“难!难啊。
”
刘浩然也跟着摇头:“是啊。
跨省取证,再加上张明辉妻子已经去世两年多,恐怕连找个证人都难,怎么搞?”
周伟沉吟道:“跨省取证虽然流程复杂,但只要我们决心大,让钟局出面协调,也不是不行。
就是张明辉妻子的死因……虽然我们都认为存疑,但两年过去,尸体已经火化,房子也退回原单位,人证、物证都麻烦。
”
郑瑜咬了咬牙:“再麻烦,也得做!前面三点,就算我们提供足够的证据,只要张明辉认罪态度良好,法庭也可能会因为他是小宇的唯一监护人而从轻处分。
只有这第四点,只要我们能够证明张明辉不仅虐待小宇,还打死了小宇的妈妈,两罪并罚,这个畜生才能得到严惩,小宇才能健康成长。
”
此时此刻,姜凌内心升起一种“同频共振”的默契感:“张明辉家暴成性,我也高度怀疑其妻死亡是家暴升级的谋杀,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