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赵奎(1/3)
深秋连绵阴雨,没有人心情能好。
市局刑侦支队一大队的办公室,气氛比窗外的天空更加沉郁。
兴隆建材仓库恶性纵火致人死亡,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限期破案的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雷骁现在是刑侦支队队长,空出来的一大队队长位置顺理成章地由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范威担任。
此刻的范威刚从局里的紧急会议回来,眉头紧锁,带着一股急于找到突破口的焦灼。
他大步走到办公室中央的白板前,拿起笔,没有过多铺垫,直接写下一个名字:赵奎。
在这个名字后面,范威重重地画上了一个问号,转而看向众人:“这个赵奎,嫌疑非常大!”
范威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种紧迫感:“他是兴隆建材仓库的前搬运工,一个月前因为偷东西被老范举报开除,怀恨在心,当众放话要报复。
案发当晚,他和老婆吵完架就失踪了,直到后半夜才回家,说不清去向。
时间、动机都卡得死死的,先把他给我盯紧了!”
办公室里的年轻干警们精神一振。
范队的经验是队里的定海神针,他直接点出的嫌疑人,立刻让大家觉得侦查方向明确了。
李振良却皱起了眉头。
杀人动机明确、案发时间去向不明,听起来好像是有重大嫌疑。
可是这个赵奎性格暴躁、扬言报复,还敢和老婆吵架、离家出走——和小组完成的心理画像不一致啊。
姜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发言。
她理解范威的压力和基于经验的判断,赵奎确实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摆在明面上的“靶子”。
直到范威布置完对赵奎的初步调查任务后,姜凌才站起身,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赵奎的嫌疑确实需要重点核查。
不过,在集中力量查他之前,我们小组刚完成纵火犯的画像工作,要不要先听一下?”
范威看了姜凌一眼,点了点头。
他对姜凌的专业能力是认可的,她的三定侦查法对指导侦查方向有着极大的优势。
姜凌示意李振良上前。
李振良起身将完成的心理画像报告交给范威,并做简要汇报:“范队,我们认为凶手的犯罪动机是纵火报复,范国平的死并非谋杀,而是意外。
画像指向一个20-30岁、男性、个子矮小或体格瘦弱、气质畏缩阴郁、在仓库环境中处于底层或边缘地位的嫌疑人。
”
范威拿过报告,并没有打开,而是盯着李振良,目光威严:“赵奎高大健壮,与你们的画像不符。
你们认为他不是嫌疑人?”
李振良没有姜凌那么强大的内核,被范威的气势逼得低下了头。
虽然小组内部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要他直接否认范威提出的嫌疑人,他不敢。
姜凌作为组长,当仁不让顶上:“是,我们认为赵奎的嫌疑不大。
”
兴隆建材仓库纵火案影响恶劣,连媒体也来凑热闹,翻开报纸、打开电视都是大火的报道,限期破案给了范威很大的压力,好不容易揪出一个嫌疑人却被姜凌否了,任谁都没办法有个好态度。
他沉下脸,看向姜凌:“你最好能够说服我。
”
姜凌指了指报告:“上面有我们小组的详细分析,定性质、定范围、定脸谱,最终锁定的嫌疑人……”
范威举手打断了姜凌的话:“时间紧,我没时间看你的心理分析报告。
这里有一份范国平的尸检报告,你们先看一下吧。
”
说完,一份尸检报告呈送到了姜凌面前。
翻开来,看到范国平扭曲炭化的尸体照片,姜凌瞳孔微缩。
跳过中间分析过程,姜凌直接看结论。
——尸体呈高度炭化“斗拳状”姿态,符合生前烧死合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结合火灾发生时间以及胃中食物残存状态,推断其死亡时间应在1994年11月22日夜间22:00至23日凌晨01:00之间。
范威语气沉重:“看到了没?人为纵火致死,这不是谋杀,是什么?另外,赵奎不仅对范国平不满,对开除他的工头、没有给遣散费的仓库都极度不满,纵火既除了眼中钉范国平,又报复了仓库,动机很明确。
人,我已经带回来了,马上就送审讯室,咱们就别在这里浪费口舌,盯紧赵奎准没错。
”
范威倒不是对姜凌有意见,他现在主要是破案压力太大、着急出成果。
“磨刀不误砍柴工,范队。
”姜凌看着范威,态度沉静而笃定。
范威看了姜凌几秒,终于败下阵来,叹了一口气:“行,那你们小组和大家说说吧。
”
姜凌有条不紊地拿出现场勘查报告、消防简报、范国平的基础资料,以及周伟手绘的仓库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