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赵奎(2/3)
。
姜凌看向自己的组员们。
心理画像小组四人配合默契,立刻进入分析状态。
周伟指着平面图:“仓库东区放置木材保温材料,西区油漆稀释剂等危险品,中间为通道。
值班室在东外墙,砖石结构,有扇小窗对着内部堆放的废旧包装区。
”
简单介绍完仓库的大致平面布局之后,周伟指着图中标注出来的起火点:“三个起火点分别位于西区油漆桶旁、东区木材堆深处、还有这里,”他指向一个靠近值班室后窗的位置,“废旧包装材料堆。
这个点离值班室近,隐蔽,点燃后浓烟火苗会直接灌进小窗。
”
李振良紧接着说:“凶手很熟悉环境,精准选择了易燃点和隐蔽点,从行为看,纵火是核心目的。
多点同时或快速相继点火,追求火势迅猛失控,使用大量助燃剂。
凶手享受的是火焰本身的力量和破坏过程带来的强烈心理满足。
杀人只是附带结果或他潜意识里漠视的代价。
这更符合报复性纵火的特征,而非直接谋杀。
”
听到这里,范威依旧坚持:“没错,赵奎就是报复性纵火嘛。
”
李振良向姜凌投去求助的目光,但姜凌却只是冲他眨了眨眼,示意他继续。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李振良努力让自己挺直腰杆,大声道:“没错,赵奎的确有犯罪动机,但从犯罪行为学角度分析,像他这样性格暴躁、冲动易怒的人,报复的手段通常比较直接,用拳头或棍棒,而不是需要复杂操作的纵火。
”
范威沉默了。
他的搭档魏阳在旁边插了一句:“老范,好像有点道理。
今天我把赵奎带回警局的时候,他情绪挺激动,吼了一句:‘老子要报复那老东西,用得着偷偷摸摸放火?直接揍他丫的才解气!烧了仓库对我有个屁好处?’”
是啊,纵火烧仓库、顺便把范国平烧死,这个作案手法不太符合赵奎的行为逻辑。
一个崇尚直接武力、脾气一点就爆的人,他的屈辱需要用看得见的、即刻的、能彰显他“力量”的方式去洗刷——当众打范国平一顿。
深夜放火?烧掉的是老板的财产,范国平的死他可能都“看”不到,这种隐秘的、延迟的、甚至无法精准指向仇人的破坏方式,像赵奎这样的人会觉得不够痛快。
范威不得不承认姜凌他们的分析是正确的,认真翻看着李振良交给他的报告之后,有些不情愿地说:“那你们的意思,赵奎不是纵火犯,真正的凶手是20多岁,矮小瘦弱、内心压抑自卑、长期被欺凌、极度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的仓库员工?”
姜凌点了点头:“从作案手法分析,凶手也不可能是个体格健壮的大汉。
周伟,你来说说你的现场还原过程。
”
“是!”周伟将放大版仓库布局平面图固定在白板上,指着那三个纵火点开始讲述。
“起火点1,西区油漆、稀释剂桶堆放处旁边,直接利用现成的高效助燃剂点火。
起火点2,东区木材堆深处。
位置隐蔽,需确保木材堆从内部开始燃烧,不易被早期发现扑灭。
起火点3,值班室后窗外废旧包装材料堆。
位置极其关键且隐蔽,紧贴值班室外墙,点燃后产生的浓烟和火焰将直接灌入值班室小窗。
”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凶手的目标是制造一场迅速失控、破坏力巨大的火灾。
多个起火点的设置,起火点1为危险品区,起火点3针对值班室,这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时间差。
”
周伟看向众人,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
“如果凶手先点燃1号点,火势和浓烟会迅速蔓延并引起注意,即使深夜,也可能会有巡逻或附近居民发现,这样一来,留给他在仓库其他区域活动的时间窗口极短。
”
“如果先点燃2号或3号点,火势初期可能较小、较隐蔽,但一旦1号点被点燃,整个仓库将迅速陷入火海,凶手可能无法安全撤离。
”
会议室一片寂静,都专注地看着周伟的手在平面图上指点。
这一刻,周伟感觉成为了人群中的主角,一种从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来,让他头脑愈发清晰、态度更加冷静。
“因此,最有效且符合凶手追求‘壮观效果’心理的方式,是尽可能缩短三个点火点之间的时间差,理想状态是同时、或在极短时间内相继点燃。
这才能确保火势在多个关键位置同时爆发,迅速联动,形成无法控制的局面。
”
周伟看向众人:“那,怎样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呢?浩然,你来扮演一下凶手。
良子,你帮忙布置一下现场。
”
刘浩然立刻站起身,李振良也跟着站起,指挥着众人一起利用桌椅板凳,大致模拟出仓库现场。
在周伟的话语中,刘浩然开始了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