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九转化神诀(1/3)
序章·道旨真诠
夫大道玄微,浩渺难测。
太初混沌,鸿蒙肇判,一气氤氲,分阴分阳,化育万有。
人肖天地,禀赋清灵,内有神机,外合宇宙。
惜乎后天耗散,识神掩蔽,真炁渐消,遂致沉沦欲海,不得解脱玄门。
是故《道德》有言:“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黄庭》明示:“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炁以为真。
”
今传金丹九转化神妙诀,摄三才之枢机,炼五行之精髓。
循法象日月,效轨仪坎离,假鼎炉而烹炼,依河车以循环。
下安炉鼎于玄牝,上托灵台于太虚。
凝神意而为火,聚精气以作铅。
层层锻炼,步步升华。
九转功圆,凡质尽蜕;纯阳煅就,神体飞升。
朝游碧落,暮隐黄泉,逍遥自在,同符大道。
此乃超凡入圣之梯航,返本还元之秘要。
得诀者,当存诚敬意,体道而行焉。
第一转:凝神意海种玉初阶
诀曰:
心猿牢锁意归田,
气海初开息绵绵。
下照幽玄一点光,
坤宫种得玉芽鲜。
经云:《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此转筑基之始,在摄纷驰之妄念,守神入虚极之境。
心意者,炼养之本,气机之主宰。
凝神非强力收摄,乃返观内照,惺惺不昧,觉知常在,使识神渐归于元神本位。
意海澄清,真息方生。
功法详解:
择静室端坐(或盘或踞皆可),身形松正,舌抵上腭,双眼微垂似闭非闭。
初念皆伏,唯存一念:引光明之觉想(或存想腹内丹田虚空一点温润微光),缓缓沉注于下腹脐后肾前之广阔气海(亦称下丹田)。
真意绵绵,若守非守,如观明珠静置深渊。
息息随之,自然、深长、悠缓、匀细,若春蚕吐丝,抽之不尽,渐入内息悠远之态(此胎息初萌之象)。
每日卯酉二时(或暇时)修持,一柱香为度。
经脉印证:
心意返照气海,实乃神凝于坎宫(肾位属水,寓真阳)。
真息即动,先天之气(源自命门肾精元气)自然被此光吸引,萌动汇聚。
此刻内景常见:丹田温暖如春,微微跳动,或感气团氤氲旋转。
久之,丹田气足,似有无形温暖“种子”稳固萌生,此即“坤宫玉芽”,为真铅(元精凝化之能量)初步凝结之征兆。
此步须待丹田温热恒常、气感饱实、心念明显澄净后方得功成。
第二转:鼓巽风运真火
诀曰:
真意斡旋鼓巽风,
脐轮微暖火初融。
呼吸橐龠通玄窍,
海底三宝入鼎中。
经云:《周易参同契》喻:“偃月作炉,白虎为熬枢。
”心之真意,乃人身之“巽风”;脐下丹田生发之暖气,即初生之“真火”。
此转以意引风(呼吸之息),以风催火(丹田阳气),以火炼精(肾中元精),采炼下元命宝入鼎炉(丹田),始见坎离交会之功。
功法详解:
承前丹田微暖意存之境,呼吸加深,引内息(非口鼻粗息)。
吸气时,真意微微内敛(仿佛将气向内向下“抽吸”),专注于脐轮气海核心一点;呼气时,真意稍稍外展(如微风轻拂,自然鼓荡),引动下腹暖意升腾,似文火熏蒸鼎炉。
一吸一呼,心意与丹田真息相应,如拉风箱(橐龠),均匀柔和。
久之,脐内暖意渐增,自觉有氤氲“气”感从两肾命门(后腰)及会阴(海底)微微向上汇入脐下丹田气海。
此“海底三宝”即下元精炁神混合之萌动。
经脉印证:
心意与真息相应,实引动任督之机。
当脐轮真火被息风催动,其热力向下沟通会阴(海底),引发先天肾气(水中真金)上蒸;向上则温煦气海(鼎炉所在)。
此过程促使下元所藏精微之物(元精、生命能量),受炉火升腾而化生温煦真气,渐渐汇入鼎中蓄积。
功深者,可感丹田内有温热饱满之“炁团”如珠滚动,此乃坎中真阳(命火)得风火激荡,初步凝结为更精纯能量(大药初坯)。
至此阶段,精力充沛,旧疾有减轻之象。
第三转:神炁相抟灵苗滋长
诀曰:
神入炁中炁抱神,
氤氲黄道自氲氲。
鼎内温养烹灵汞,
夜半潮生月半轮。
经云:《悟真篇》揭示:“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
”神为火,炁为药。
此转主神气相抱,水火既济于黄道(丹田区域)。
以真意之温煦(文火)养炼鼎中积聚之药炁,促其纯化升华,灵苗得长,真汞初凝。
功法详解:
此时意守仍在中下丹田之交(核心仍在下丹田),然神意已非强守,而是自然融于温暖气团之中,如炉中观火,觉照而不扰。
呼吸愈发细微绵长,内息若有若无。
真意微微内敛,如慈母抱赤子,温煦呵护鼎炉内聚集之“炁”。
此阶段切忌用意强劲,纯以温养熏蒸为要。
功中常见内景:丹田温热舒适饱满,似有光明感从内透出(月相之明),或感气团活泼轻微内旋、汩汩流动如泉(灵苗之动),更深入时,在深夜极静时或生内肾蒸腾、津液如潮般上涌于口(神水生潮)之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脉印证:
神凝炁穴(丹田),主在引动心(离火)与肾(坎水)在黄庭(中下丹田区域)自然交媾。
意念温养,实即离中真阴(元神之火)下降与坎中真阳(命炁)相抱。
丹经所谓“取坎填离”,至此真机始现。
鼎炉内真炁反复氤氲交合,内化杂质(炼阴渣),使初凝之“大药”(混元真气)更加精纯,如灵苗得阳光雨露自然滋长。
此时真汞(元神能量初步凝结显现之光华)渐显。
身心呈现更深层松静,杂念稀少如无云晴空。
第四转:河车自转玉液还丹
诀曰:
阳炁冲关破尾闾,
夹脊透顶贯泥丸。
天河倒泻琼浆落,
玉液归炉丹始圆。
经云:《大丹直指》载:“当神气大交媾罢,自然真炁循督脉而上。
”前三转积累充实,丹田真阳之炁(大药)盈满,其势自然萌动,欲寻出路。
此转核心在顺其自然之机,引动督升任降之“小周天”循环(亦称河车初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