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3)
,楚御计划迁都之后,一定有这一部分。
包括遣兵至江陵,布局镇守,不止江陵,应该还有别处。
毕竟这是他一手操办。
凭借她对他为数不多的了解。
他不可能只考虑迁都,不考虑后续的布局。
但是现在他不在,所有人都无暇顾及这里。
。
也没有兵马派过来。
掌柜还在倒苦水,“江陵西北边,陇安那里的郡守倒是死活不走,但有什么用,他的兵马走了一半,也撑不住啊。
”
“太平年间,总有一些人家惦记着把不精功课的孩子送去军营捞个油水,运气好能混个军官当当。
”
“靠着家族牵系买关系走后门进了军营,养出来一群贪图享乐的废物。
”
“真到用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
”
虞绾音知道他的话不假。
何止军营,朝堂之上一样。
“陇安郡守这些时日还派人过来了,说是如果江陵郡守走了,他就一并管辖江陵,重新整顿军队。
”掌柜摇头,“倒是可怜他一番苦心,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
”
屋子里安静片刻,掌柜想起正事来,“你瞧我,光顾着说这些了,二位今日来是想要什么?”
戎肆心不在焉道,“买些料子。
”
“料子好说。
”掌柜不好意思道,“就是我们没时间帮二位裁剪,赶制东西了。
”
“舵主这些年多亏您照顾我们,您想要什么我直接送您。
”
“不用。
”
“别跟我客气,这些东西我们拿不了,不送您也是扔在这里。
”
戎肆沉默片刻,“那就都包起来。
”
“诶好,我们遣个车一会儿直接给您送到山下,我们就走了。
”
戎肆答应着,带虞绾音出去。
掌柜把人送走折返回来才看见桌上放着的一个荷包。
里面是足够买下这家店的银钱。
掌柜立马折返出去叫人,但他们两人早就没了踪影。
他们路过另一家香粉铺子,戎肆径直走了进去。
虞绾音却停了下来,看向了旁边的书斋。
戎肆听到人没有跟上来,定住脚步一回头看见虞绾音远远望着那边的书斋发呆。
戎肆顺手给她腰间挂了一个荷包,也不阻拦,“你要是想去,就去看看。
”
虞绾音回过神来时,腰间就沉了几分。
荷包和她腰间的图腾玉坠轻轻碰撞两下,发出叮当脆响。
戎肆敏锐地发现了她腰上的玉坠,他记得之前没有,“新得的?”
虞绾音见他所示的位置是玉坠,心里咯噔一下,伸手按住,“不是,是家里的物件。
”
戎肆没有多问那个玉坠,只关心,“这些够不够?”
虞绾音反应过来他说的是钱。
那一荷包满满当当的银两坠在身上,“几本书而已,够了。
”
戎肆示意,“去吧,我一会儿去找你。
”
他说完,自己进了香粉铺子。
戎肆感觉虞绾音身上都是香香的,他洗她的衣物也不想生洗,把衣服洗糙了,干脆去挑些香露浆粉。
可他就这么放她自己走。
虞绾音看着他的背影,一时纳罕。
他就不怕这会儿她跑了吗?
不过既然如此,那她也不拒绝。
她朝着那边书斋的方向走了过去。
书斋相较于其他的铺子要更为冷清。
掌柜是个老婆婆,手里翻着一本书,一时间没听见她进来。
直到虞绾音走近了,她才回过神。
虞绾音开门见山道,“这里有纸笔吗?”
“有。
”老婆婆赶忙拿出来纸笔,递给虞绾音。
虞绾音在书斋一旁的空闲座位上坐着,纸张铺开,低头写着什么。
屋外再度传来一阵混乱躁动,和车辙滚动的声音。
老人家听见动静也背着手站在铺子门口。
有人从门外进来。
身着军卫劲装,腰上佩刀,一看就是官府的人。
只不过不是江陵官府的人。
他一进来就开始询问老婆婆铺子的情况。
一面问,一面拿什么东西记着。
老婆婆问着,“你们是从陇安来的啊。
”
“是。
”军卫手中记录厚厚一沓,“您打算搬走吗?”
老婆婆笑了,“我去哪啊,我家在这里。
”
“我哪也不去,我守着江陵。
”
“家里几口人?”
“四口,我,女儿女婿和外孙。
”
“都不走吗?”
老婆婆一五一十地回答着,“都不走。
”
虞绾音听着他们说到最后,老婆婆开始与军卫唠家常,“陇安郡守怎么开始查江陵了?”
“这不是两城统一归辖,”军卫叹了口气,“郡守让我们清查陇安和江陵还剩多少人,日后一并安排好。
”
老婆婆问着,“郡守走吗?”
军卫示意,“郡守不走,您放心,他守着你们。
”
老婆婆笑了,“好。
”
军卫转头走向虞绾音。
按照章程询问虞绾音家中情况。
虞绾音胡编乱造了一通,反正这些眼下已经不重要了。
军卫记录倒是认真,虞绾音看了他一会儿,“你今日查完之后,要把这些都呈给你们郡守看吗?”
“对。
”
虞绾音眉眼微动,“我听来郡守是个爱民如子之人,倘若我有些事情想要跟郡守说,郡守可会应我。
”
这个军卫迟疑片刻,他不好替郡守做主,但也不好替郡守拒绝,眼下关头任何请求,可能都事关人命,“夫人若遇到了什么麻烦,可先告知我。
”
“等我转达给郡守,郡守会看情况处理。
”
虞绾音点了点头,拿出来自己刚写好的信笺,递交给军卫,“一个不情之请。
”
“还请官爷帮我呈给郡守。
”
军卫接过来,“夫人放心。
”
话落,他转身出了书斋。
近乎是同时,戎肆从门外走了进来。
眼帘一垂,就看到了军卫手中多出来的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