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3)
她才不会倒下呢,她这一辈子都不会让别人看笑话。
窗户关了,秦贵妃的视线没了。
萧宴宁慢吞吞得把嘴里的糕点咽下,最后一口糕点没了,宫人又递上来新的,萧宴宁摇了摇头。
以前为了生活,他吃东西很快,狼吞虎咽,这辈子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改掉这个毛病。
如今的他很注重养生,吃东西细嚼慢咽,好消化。
萧宴宁闭眼休息,宫人都知道他的习惯,没有人开口打扰。
当然,萧宴宁并没有睡着。
他在想要怎么哄秦贵妃开心,秦贵妃很难受,但秦贵妃心气很高,这也是他即便察觉到了秦贵妃的视线也当做没有的原因。
秦贵妃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哪怕这个人是他。
想到这里,萧宴宁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那个皇帝爹势在必得,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成为阻碍。
而且这是一个收拢权利的机会,打击前朝旧臣和世家的机会,皇帝不会错过。
皇帝坚持推崇追尊自己的生父而不是先皇仁宗,这不仅是礼制之争,也是皇权和官权的博弈。
皇帝不想垂拱而治,不想被架空权利,自然也不容官权凌驾皇权。
所以,逮着机会,皇帝势必要争取,首当其冲的就是以秦追为首的阁臣。
而在后宫,秦贵妃和他的处境最危险。
看似和谐的后宫,一旦出现波澜,所有人的刀都会先对准秦贵妃和他。
解决了秦贵妃和有着秦家血脉的他,其他人在相互竞争就是。
在这些从通州而来的妃嫔中,秦贵妃和他是意外是异类。
好在,还有时间,萧宴宁心想。
皇帝想做的事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秦家也不会一下子就倒,太后也不会立马就垮台,秦贵妃也不会立刻失宠。
还有他,再给他点时间,他再大一点就好了。
兴安六年,春。
以秦追为首的内阁大臣公开主张皇帝应‘继嗣’仁宗,而以张笑为首的新科进士则以‘继统不继嗣’支持皇帝推崇生父。
皇权和内阁之争,世家和寒门对立被摆在明面上。
兴安六年,五月二十九,礼部尚书兼瑾身殿大学士方开肃带领数百朝臣死谏皇帝不可追封生父,称礼制不可废。
张笑等人则呵斥方开肃倚老卖老,胆敢勾结群臣要挟君王,其心可诛,不配为臣。
最终皇帝下令逮捕数十人,赐廷杖之刑,数人因刑罚过重而亡,方开肃等人致仕归家。
首辅秦追虽未参与死谏,但皇帝以其身为首辅监管群臣不到位为由,去其中极殿大学士之职,暂留吏部尚书之位。
皇帝暂时赢了这场争斗后,亲自前去看望了太后,哭诉自己并非薄情之人。
只是身为人子,不得已而为之。
太后被皇帝孝心感动,称皇帝为感动天地的孝子。
此事过后,皇帝在朝堂上权威更盛,朝堂之上,寒门之士开始和世家对抗。
***
萧宴宁再次见到皇帝御花园的荷花都开了。
萧宴宁带人前去御花园赏荷,他不会赏只会拽荷花。
至于下面的莲藕,自打被赏荷花却看到一池断荷的皇帝骂了之后,他再也没让人挖了。
为此秦贵妃还命人在永芷宫专门用水缸种了藕,专门给他吃。
萧宴宁揪着荷花,嘟嘟囔囔数着。
皇帝远远就看到了萧宴宁,他今日心血来潮前来御花园散心,没想到会看到萧宴宁。
皇帝本来想离开,但看到似乎又长高了不少的萧宴宁,他抬了抬手,身边的人都停下没有动,皇帝自己慢慢走了过去。
永芷宫的宫人看到皇帝大吃一惊,想要行礼提醒萧宴宁,被皇帝一个横眼冻住了没敢动作。
宫人看着什么都不知道的萧宴宁,恨不得趴在他脸上对他挤眉弄眼。
离近了只听萧宴宁揪一朵:“开心。
”
又揪一朵:“不开心。
”
揪一朵:“开心。
”
又揪:“不开心。
”
一直重复着,等只剩下一朵‘不开心’时,小小的人叹了一口长长的气,连肩膀都耷拉了下来,整个人看起来丧气极了。
皇帝挑眉,正想说什么,只听萧宴宁语气又活泼了起来:“这次不算,再来一次。
”
自我调整好心情的萧宴宁斗志昂扬,他一个蹦跳着转身,看到了站在身后皇帝明黄色的龙袍。
还没抬头看人,萧宴宁第一反应是把秃了的荷花头藏在身后。
“藏什么藏?”皇帝无语了,那么点个头,对上他,能藏得起来吗?
萧宴宁有些心虚地抬起头,他望着皇帝先是愣神了片刻,皇帝的眉眼入眸,他眼睛亮了起来,忙扔掉手里的秃枝向皇帝伸开双臂:“父皇。
”
看着一开始差点没认出自己,认出之后就开始撒娇的儿子,皇帝本来不想理会他,但孩子太过纯真,满眼都是欢喜,见他一直没动作,欢喜中渐渐染上了疑惑、不解还有委屈。
到底是放在心上的孩子,皇帝伸手把人抱了起来。
萧宴宁瞬间高兴了,他趴在皇帝肩膀上小声道|:“父皇好久没来看我了。
我想去看父皇,母妃不让。
”
皇帝漫不经心地嗯了声:“父皇最近很忙,不只是你,父皇谁都没看。
你怎么还告起你母妃的状了?”
萧宴宁忙用小胖手捂住嘴巴:“儿臣没告状。
”
皇帝看他那模样,笑了:“你母妃为什么不让你去看朕?”
萧宴宁:“母妃说父皇最近很忙很累,儿臣去了会打扰到父皇。
母妃还说,儿臣变乖了之后,父皇就来看儿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