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野凫(2/3)
,就在祢衡以为董昭会将这个滑稽的表情持续一整个宴席的时候,忽然,董昭面色一变,像是终于下了决心,扶案起身。
“今日之宴,正是为了嘉奖功臣。
费亭侯乃曹公之父,坐在尊席,合情合理。
”
董昭对面,同样姓董的文官董承阴恻恻地盯着他。
董昭无惧于旁人的注视,心中却为自己捏了把汗。
顾至冷眼看着今晚的这场好戏,也观察着眼前这位“时刻为曹操解忧”的心腹之臣。
此人与旁人不同,他不仅擅长揣度曹操的心思,还不计手段,无原则地为曹操铺路。
祢衡用父子之论束缚曹操,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将重点聚集在今晚这场宴会的目的上。
这场宴会的主角是曹操与那些平定冀州的功臣,曹嵩能得一席之位,不过是因为他是曹操的父亲,曹操愿意尊重他罢了。
这句话帮曹操夺了声势,但也实打实地得罪了曹嵩和刘协。
在站队这件事上,董昭可谓是坚定而孤注一掷,一点也不给自己留退路。
顾至盯着那张方正而寻常的脸,哪怕因为个人原因,对此人极为反感,他也得承认,眼前这人能在中后期成为曹操最信重的心腹,最后位列三公,绝非巧合。
听了董昭的话,曹嵩没有动怒,只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曹操。
曹操假意呵斥了董昭几句,让他不要在天子面前造次。
下方的董昭“诚惶诚恐”地应下,不再多言。
经过这么一打岔,某些因为曹嵩出现而心思浮动的大臣顿时眼观鼻,鼻观心,沉默着饮酒。
原本已经偏移的杆秤,再次回到曹操这一头。
似是察觉到这一点,刘协唇角的笑意微敛。
他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转开话题,不再揪着这对父子。
顾至看完整场的纷争,将心中的某条计划做了删改。
得亏曹仁与夏侯兄弟留在前线,没有回许都,要不然……他们很可能也会成为刘协用来分化、挑拨曹氏内部的目标。
大殿之内,不知几人食不下咽。
两刻钟后,这场暗流涌动的宴会总算落下帷幕。
离宫前,曹操让身边的侍卫护送曹嵩。
曹嵩像是有话要与曹操说。
然而众目睽睽之下,他只是闭着眼,缄默地接受了曹操的安排,拄着鸠杖离开。
曹嵩走后,曹操兀自带着剩余的护卫离去,竟是没有多看曹昂一眼。
顾至将这一切看在眼中。
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吐出心中的疑惑,询问枕边之人:
“今晚费亭侯突然出现……莫非是大公子的手笔?”
荀彧揽着身边之人,半醉的眼缓缓睁开。
“是与不是,在司空心中,隔阂已生。
”
这事是不是曹昂做的并不重要,曹操不会去问,哪怕是曹昂否认了,他也不会相信。
与自己的老父、长子同时闹掰,从某种程度上说,曹操也算是提前“贷款”体验了一把天家的无情。
“先前的计议可略作调整,有费亭侯在,短时间内,司空应当不会向荆州发兵。
”
“我也是这般想。
”
感受着逐渐席卷的睡意,顾至往旁侧挨了挨,消除了最后的缝隙,贴在温暖的臂膀上。
为了不偏转这个世界的大趋势,又一次干崩整个世界,顾至得确保最后的局势停留在“三分天下”上,不能让曹操一个不小心,把荆州、江东全部打下来。
“刘琮年幼,荆州豪族为了谋算利益,定会假借刘琮之名,向司空递投名状。
”
困意袭来,耳旁的声音逐渐模糊。
顾至仍然强撑着,在四周环绕的热度中保持一丝清醒:
“刘琦与刘备守在江夏,那刘备,并非寻常人……”
一声哈欠截断了话语,
“只要主公被绊在豫州,荆州必然生变。
”
这个世界的孙策并未早亡,刘备这一方的卧龙先生已经上线。
只要给他们筹备的时间,在北方不具备绝对压制力的前提下,最终的大趋势走向,将会走向既定的命运。
三分天下,三足鼎立。
曹操仍会“意图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