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毒酒(2/3)
知该如何嘉奖你?”
这话问得坦率,与刘协往日的脾性不符。
顾至心底十分清醒。
他知道刘协对他的疑虑没有完全打消,但他没必要向这位帝王证明一些本就不存在的事。
“我之所求,司空知道得一清二楚。
”
顾至将这个棘手的问题踢给曹操。
刘协知道顾至这是出于谨慎,变相拒绝了他的封赏,不再提及此事:
“那便交由丞相决议。
”
被甩包袱的曹操没有任何不悦,他更关注另一件事。
“下毒之人势必时刻关注着宣室的动静。
方才陛下召请医丞前来,又让医丞离去,只怕那人得知消息后,会做出狗急跳墙的举动。
”
曹操说的,刘协岂会不懂?哪怕他不想让曹操踏入北侧的宫殿,恣意搜人,此刻也没了别的办法。
“丞相莫要惊扰其他人。
”
身为天子的刘协连番让步,曹操自然要给他这个颜面。
“臣遵旨。
”
没过多久,各处宫殿零零碎碎地拖出了十余人,既有宦官,也有在宫内当值的议郎。
还有一人,站在最前方,身着贵重的绸缎,容貌淑丽,神色仓惶。
刘协望着最前方的那人,沉默了数息,在对方不断投来的恳切注视中,徐徐开口:
“丞相,皇后纯朴仁善,与今日之事无关。
”
“陛下,方才在北苑行止鬼祟,意图通风报信的阉竖,正是皇后身边的大长秋。
”
伏皇后诧异地瞪圆双瞳,看向身侧的大长秋。
刘协不再做声,直到曹操按着剑柄,命人将可疑之人都压下去,他才再次出言:
“朕以为,丞相是个恩怨分明之人。
”
曹操只是道:“纵然皇后对今日之事毫不知情,伏家亦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
刘协盯着曹操的双眼,一字一顿道:“朕并非为了蠢人而求情,只是皇后,毕竟陪朕走了这么多年。
”
曹操想起今天惊心动魄的波折,想起刘协当着他的面说要禅让,差点让他骑虎难下的场景,到底不敢小觑对方,将这位时运不济的天子逼得太狠。
“臣明白。
”
刘协这才转开目光:
“朕累了,丞相回去吧。
”
曹操行礼告退。
一直都冷静从容,没有半分慌乱的曹操,直到踏出宫殿,被炽热的太阳照射,方才感觉到一丝冷意。
这次的下毒事件破绽重重,幕后之人并没有制定多么高深的计划。
但就是因为这点,才让人防不胜防。
他和刘协这些年虽然明争暗斗,但彼此心照不宣。
他们既忌惮着另一方,又与另一方共生,无法置对方于死地。
在宫殿里把对方毒死,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惹来更多的麻烦。
正因为明白这一点,了解对方的理智与远见,他们才不会对另一方送来的吃食设下防备。
日光下,曹操加快脚步,往南宫门的方向赶去。
“他们本是天子之臣,却如此行事,将天子的安危置于脑后,还不如……”
还不如他这个“伪诈之臣”。
“若天子中毒驾崩,他们便可扶植二皇子登位,效仿窦阎。
”
东汉的皇宫就是一个不定期营业的绝命毒场,东汉皇帝排着队悄悄暴毙,有两个著名人士更是演都不演,大张旗鼓地投毒。
这次,幕后之人的行动粗暴而简单,不管毒死哪一个,对他们来说都大赚特赚。
“丞相或许可以借着此时,清理许都内的一些污浊。
”
等到离开皇宫,顾至从善如流地改了称呼,
“还未在此恭喜丞相,达成一部分心愿。
”
曹操没能从中听到任何恭喜的意味,但他此刻无暇关注这些细枝末节,只一心想着捉捕幕后黑手。
“许都汹涌,暗处还不知聚集了多少耳目,只恨不能一一清扫。
”
听到曹操的感叹,顾至心中微动:
“主公若想扫出更多暗箭,不妨一退。
”
曹操问道:
“如何退?”
“大公子已至‘而立之年’,可为主公排忧解难。
”
曹操沉默不语。
顾至看出曹操的犹豫,并不催促。
曹昂比底下的兄弟大十几岁,从小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
无论是他的能力,履历,还是宽厚的性格,在军中、朝中的风评都非常正面,并未有不妥之处。
即使曹昂的兄弟各个优秀,一个比一个出彩,有武力值不输的黄须儿,文武双优的文艺少年,天下之才独占八斗七步成诗的大文豪,智商远超于成人的超级神童……但在这十多年的差距下,长子与其余诸子之间划出一道天堑,至少十年之内难以逾越。
曹操认为自己尚未苍老,还有十年的时间慢慢筹备,慢慢看,但顾至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主公试想,若是你今日……当真饮下那杯毒酒,许都会如何?公子们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