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李蔺仪(3/3)
听这话,便知裴萱是侧面承认了齐俊良所说,眼前一黑,怒道,“当着你弟妹的话,你有脸说这些!”
荀氏一动怒,众人齐齐起身。
裴萱已然是破罐子破摔,慢腾腾走到明怡身侧,抱着她胳膊,“明怡早就知道了。
”
明怡:“……”
荀氏足足沉默了许久,才接受这个事实,
“那个人是谁?我可从未听你提起过。
”
被母亲这么一问,裴萱不知为何,一种无边无际的委屈涌上心头,她抱住明怡泣哭。
齐俊良见状,更是醋得跺脚,也跟着红了眼,指着她与荀氏道,“还能是谁,就是那个北定侯府的李蔺昭!”
“连钊哥儿的名字都照着人家取的。
”齐俊良呕得要死。
“李蔺昭?”荀氏呆住,“天爷呀,怎么会这……一屁股跌坐在罗汉床上,时而捂胸时而捂额,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明怡一手抱住裴萱,一手捂额,心底深深浮现一股无力感。
齐俊良这才将始末道出来,“年终尾宴那日,肃州知府家的沈姑娘不是登门么,我见萱姐儿便与人家热络得很,开口闭口就问她李蔺昭在肃州的事,她的性子您是明白的,不上心的人和事,哪能追着来来回回问,我心里便起了疑,念着亲戚面前闹得不好看,一直忍着。
”
“这两日肃州的案子不是闹得沸沸扬扬吗?从上元节那夜回来,她就不对劲,总是偷偷抹泪,到昨日李蔺昭临终写过血书的事在城中传开了,她便难受得吃不下饭,我原也不想闹,实在是见她茶饭不思,为个旁的男人弄得连自己身子都不顾了,气得摔了碗筷,便将事情捅了出来。
”
“我怨她心里有人,她怨我收了通房,可若不是她不叫我进屋子,口口声声今生今世皆不愿与我做夫妻,我也不至于一时糊涂将人收了房。
”
“岳母,我是有错,可我也是诚心想与她过日子的,她不能这样待我,我们还有孩子,那李蔺昭都死了这么多年,为何还要来祸害萱儿?”齐俊良也气得哭起来。
他也深感痛苦和无力,倘若是个活人,他还能寻人家打上一架,可偏是个死人,哪有活人拼得过死人的。
裴萱一听,顿时怒而反驳,“你个胡搅蛮缠的东西,胡乱攀咬什么,我对蔺昭只有敬慕之心,从不敢生非分之想,这几日难受,也是为肃州军难受,为他不值罢了,你这个混账,非要将我的心思扯歪,显得我多么龌龊不堪似的,我就算再如何,也比你好,这三年,你也不委屈。
”
齐俊良红着眼争道,“你实话实说,你嫁我时,心里便有了他对吧?而我当初可是实心实意喜欢你的,头一年我对你有多好,可你呢,你心里却念着旁的男人,裴萱,你摸着良心,你对得住我?”
裴萱被他说的哑口无言,转身又栽入明怡怀里。
明怡抱住她,神情一言难尽,捂额的手缓慢往下延展,将整张脸都给捂住了。
齐俊良委屈地跪到荀氏跟前,
“岳母,你可要替我做主……”
荀氏听完这段官司,委实震惊不已,却还是慢慢冷静下来,先看了一眼裴越,看他是什么意思。
孰知那儿子不知想什么入了神,文文静静坐在那,思绪像是被抽空似的,周身弥漫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
荀氏只当他为自家姐姐难过,低声唤道,“越儿,此事你看如何料理?”
裴越倒是很快回过神,起身将齐俊良给扶起,“姐夫,你先去我的书房,回头我有话问你。
”
齐俊良抬袖拂了一把眼泪,最后看了一眼裴萱,心头泛酸,朝荀氏施礼退下了。
待他离开,荀氏方难过地红了眼,将裴萱从明怡怀里拉出来,带回罗汉床上坐着,将她搂在怀里,又怒又心疼,“傻孩子,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怎么连为娘都瞒得这么死,你让娘如何自处?早知你心里有人,娘不会勉强你嫁人的。
”
裴萱终于不再遮掩了,目露凄楚,“就算告诉您,您也不会答应我,与北定侯府议亲的对不对?”
荀氏一时怔住。
一瞬间明白了裴萱的苦衷。
孩子是不想让他们做父母的为难。
当年已然委屈了裴越,牺牲了他的婚姻,她和丈夫是断不会再舍得委屈裴萱的,若裴萱表明心意,场面只会比今日还要难堪,裴萱大约是明白这一处,才高高兴兴上了花嫁。
“母亲和父亲不会答应的。
”裴萱拂去眼泪了然地说,
“东亭,也不会。
”
裴越舌尖在齿间用力抵了抵,终是沉默未语。
裴萱半是含笑,半是含哭,“我是裴家长房嫡女,我享受裴家带给我的无上尊荣,我也得为裴家付出,更得为裴家着想,个人喜好算什么,男女那点子情愫在阖族安危面前又算什么?”
“裴家几百年的祖训不会因我而改变,我也不能为一己私欲,让家族陷入夺嫡的风波,如今瞧来,我的抉择是对的。
”
一席话将在座诸人说的哑口无言。
裴越沉默。
明怡默默听了一程,好似事不关己,自始至终不曾插话。
荀氏最后问裴萱,“那你如今作何打算?若实在心里没他,也不能耽误人家,当然,也不能耽误自己。
”
裴萱一时没说话。
荀氏便寻裴越拿主意,“东亭,你看呢?”
裴越这回倒是开口了,“依二姐的意思,无论她做何决定,我都支持她,也一定会帮她。
”
身为嫡亲弟弟,他不一定赞成裴萱的抉择,却一定会捍卫她的抉择。
裴萱垂眸权衡了半晌,终于拿定主意,抬眸笑道,“娘,我不想和离,我试着与他过日子。
”
她没有改嫁的心思,和离也不是出路,她还有个三岁多的孩子,这般僵持下去,日子也难熬,不如试着退一步。
婚姻不就是一面山重水复,一面柳暗花明么。
荀氏也松了一口气,起身将裴萱拉到明怡身旁,“明怡,你帮我陪陪她,我跟东亭说几句话。
”
明怡闻言起身,伴着裴萱往外去。
暖阁内静下来,荀氏重新回到罗汉床上坐着,捂着额连叹了好几声气,“我瞧着他们俩夫唱妇随的,只当感情很要好,谁知道光在我跟前演戏,瞒我瞒得这样……
裴越听了这话,不觉苦笑,裴萱这算什么,还有更头疼的在后头呢。
“母亲放心,齐俊良那边,我会去说,叫他往后一心一意对二姐。
”
“那就好,其实齐俊良性子也不差,在你手底下当差,有你镇着,他是不敢对萱儿如何的,就是我家这姑娘脾气有点拗,被我养娇了些。
”
裴越淡声道,“姑娘家娇一些又何妨,齐俊良是男人,该让着她。
”
荀氏闻言失笑,“你在这,端着小舅子的架子教训人,可在明怡那,你却逞威风,你掂量着人李家没有大舅子治你不是?”
裴越听了这话,唇角漫出一抹苦涩,渐渐的有些失神,片刻后忽然问荀氏,
“母亲,北定侯府可还有人?李侯当年有几个孩子?”
提到北定侯府,荀氏并不陌生,她摇头叹道,“其实我们裴家与李家也算有些渊源。
”
“李夫人与我一样是扬州人士,少时我们俩是相识的,只是我脾气比李夫人要烈些,不肯吃亏,李夫人性子好,内敛稳重,不爱与人别苗头,我们私下常说她是个木头。
”
“几年后,我们一道嫁入京城,时常走动,我怀你那会儿,她也怀上了,我们俩在大相国寺撞上,叙了好一会儿旧,年前我生了你,她当时还封过一份贺礼,可惜年底她便去了乡下,孩子也是在乡下生的,我打发嬷嬷去送贺礼,听说跨过年三月,她生了一对双生儿,可见好福气。
”
“儿子便是赫赫有名的李蔺昭,至于女儿,听闻生下来身子弱,一直养在乡下不曾回过京城,三年后,李夫人也去世了,我与李府再无联络,京城知晓她还有一个女儿的人并不多,”
裴越始终垂眸听着,手搭在桌案处微微一颤,克制着情绪问,“母亲可知那位李姑娘叫什么名?”
“李蔺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