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回家(1/3)
曙光破晓,穿透晨雾,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混杂着草木燃烧后的焦糊与无处不在的浓重血腥。
残尸、断旗、弃刃随处可见,城墙内亦是遍地狼藉。
原来昨夜怀王也在城内策动骚乱,此刻城内依然戒严,城中的兵马司仍在清查作乱余党。
长孙陵领着梁鹤与赶到承天门前,两个头颅已被侍卫装匣,二人卸刃,跟随内侍一步一步往奉天殿去,及至殿外,梁鹤与伏跪在地,高声请罪,
“罪臣梁鹤与平叛归来,请陛下降罪!”
殿内文武大臣均举目望去,只见两名羽林卫各提一匣进殿,匣子搁在殿中被打开,两颗血淋淋的首级静置其中,众人瞥了一眼,无不汗毛倒竖,遍体生寒,纷纷侧目不语。
七皇子亦转头看去,一眼看到怀王人头,登时愣住,旋即瞥了一眼殿外跪着的长孙陵和梁鹤与。
怀王乃天家血脉,即便造反作乱,无圣旨,任何人不得随意斩杀,七皇子之所以讶异,便是讶异梁鹤与这份胆量,以他之聪慧,当然明白这颗人头是献给谁的。
七皇子收回视线,没有做声。
殿内静若无人,均在等候皇帝的反应。
金銮宝座上的皇帝彻夜未眠,脑门如箍了紧箍咒,此刻正突突作疼,未曾抬眼,只道,“让长孙陵进殿。
”
长孙陵立即入殿单膝着地,扬声答道,
“回陛下,臣奉命平叛,与人质梁鹤与佯装投靠叛军,以混入叛军后翼,里应外合将叛军击溃,其中梁鹤与身先士卒,骁勇善战,斩杀叛军之首梁缙中,而怀王殿下不甘服罪,执刀抵抗,不慎被叛军误杀,陛下,南军叛乱已平,请陛下安心。
”
皇帝一听怀王被杀,猛地睁开眼,“谁杀得他!”
无他指令,谁敢射杀皇子?
可惜底下无人应他,长孙陵亦被他寒冽的视线压得不敢抬眸。
皇帝怒不可遏,朝殿外喝道,
“梁鹤与,你滚进来,告诉朕是谁杀得怀王?”
梁鹤与头也不敢抬,挪进殿内跪着,哽咽道,“是罪臣之父,被罪臣劝降,恼恨怀王逼他谋反,愤而射杀怀王!”
皇帝脸色骤变,他深谙权术,如何不知梁缙中此举用心,这是提前投效新君,好手腕,皇帝眼底寒星迸裂,气到全身抽搐,一口血喷出,险些滑落在地。
“陛下!”
刘珍赶忙上前将人搀住,极力劝解,“陛下息怒,陛下保重龙体,梁缙中固然可恨可恼,可怀王殿下着实犯了死罪,如此也免了您为难哪。
”
一句话化解了皇帝可能对七皇子犹生的忌惮,也给了皇帝台阶下。
皇帝本就因叛乱心火如焚,再受丧子之激,又添了几层郁怒,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喉咙被一口血淤堵着,几近窒息。
刘珍见情势不妙,立即唤内侍将皇帝搀回御书房,又传御医看诊。
七皇子默了一阵,抬步跟了进去,殿内文武悄悄交换了几个眼色,不得不佩服梁缙中临终这一决断。
两颗人头,一颗献给未来之主七皇子,一颗献给皇帝交差泄愤。
梁缙中虽害了儿子,却也成就了儿子。
大至一个时辰后,皇帝悠然转醒,睁开眼,但见身侧七皇子正给他吹拂汤药,看着他温声道,“父皇,方才各军来报,叛乱已平,朝局安稳,请您千万保重圣体。
”
皇帝躺在榻上,静静看着这赋予众望的嫡子,良久未语。
两个儿子相继出事,皇帝颇受打击,他料到怀王不安分,却也没想到他早有谋逆之心,不仅暗通梁缙中,连神机营和三千营均安插了棋子,此等狡诈阴险之辈,竟是他生出来的皇长子,越想越气。
这个时候就显现出诸多帝王的劣根性来,总觉得自己无错,错的是其母,定是遗传了心术不正的血脉,方有今日之乱。
于是他连下了三道诏令。
“刘珍拟旨,即刻处死闵贵妃。
”
“诛闵家九族。
”
“怀王府所有男丁皆斩,郡主贬为庶人,终身圈禁,其余女眷没入掖庭为奴。
”
刘振立即应道,“奴婢领命。
”然后又问,“那梁家呢?”
皇帝稍稍喘息,眉头皱了好几许,未曾立即决断,依他的性子自然是诛其九族,不过昨夜若非梁鹤与假意投靠,动摇梁缙中军心,叛乱当没这么容易平息,毕竟是有功之臣,倘若径直诛杀,往后便无人投效朝廷。
皇帝这时特意看了七皇子一眼,问道,“小七以为如何?”
朱成毓当然猜到皇帝这是试探他,不过今时不同以往,已无需韬光养晦,遂直言道,“父皇,儿臣以为,梁夫人受夫牵连,本当处死,然念其教子有方,可免死罪,贬为庶人。
梁鹤与昨夜忠勇双全,不妨先罢职归家,日后酌情复用。
”
这是对那两颗人头最好的回应。
皇帝无话可说,“准了。
”
皇帝圣体欠安,朝中历经此番动荡,更是人心浮动,惶惶不堪,皇帝为安民心,于是日午时正颁布诏书,立中宫嫡子七皇子朱成毓为太子,命其统领六部,参决政务,以固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