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血字研究:古玩城老板的烦心事(2/3)
减少。
4月21日上午,两位侦查员步入店堂时,出面接待的王老板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座后,丁金刚没有直奔主题-万一对方收了赃(那年月古玩店铺收赃是公开的秘密),不论是否和那对玉杯有关,心里都会有顾虑,信口胡说一番,即便最后查清了,时间也耽误了。
于是随便找了个话题切人:“看王先生这脸色,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们来得冒昧了。
”
王逸森苦笑:“感谢公安同志的关心,身体倒没事,就是给愁的。
”
原来,最近政府要选择一批古玩店进行公私合营,王逸森打了份报告上去想参加合营,可昨天听说初步研究的名单中并没有“天说真宝斋”,不免有些焦虑。
丁金刚问:“不知参加公私合营对古玩店铺有什么要求,是资产规模,还是经营状况?"
王老板连连摇头:“这些都好说,最要紧的是政治表现。
”
丁金刚不解,既然是公私合营,够格进入名单的老板必定是资本家,还指望资本家有什么政治表现?他们是剥削阶级嘛。
当然,他是这么想的,但没说出口。
王逸森善于察言观色,看懂了对方的表情,解释说:“上海滩做古玩生意的老板里,没有-个是共产党员,也很少有人参加民主党派,所谓政治表现,就是看你是否帮共产党做过事,是不是追求进步。
很遗憾,解放前鄙人根本没接触过共产党方面的朋友,即使有那份心,也没处使劲儿……”
丁金刚一听就明白了,眼珠子一转,心中已经有了计较:“王先生,为共产党做事,不仅仅限于解放前,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解放后照样可以做嘛!”
生意人都有一种职业性的敏感,一点就透。
王逸森猛然意识到,警方向来是无事不登门的。
今天这二位态度和蔼,耐心甚好,肯定不是闲得发慌找我拉家常,人家是有与案件相关之事要我帮忙呀!当下郑重表示:“二位同志,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敝号相助,请尽管赏示,敝号一定全力以赴,也好作为‘政治表现’,请政府考虑敝号加人公私合营的行列,让敝号为建设社会主义出一把力。
”
丁金刚遂说了说布控一对南宋玉杯的情况,但没透露原因。
王逸森听着,脸上渐渐露出笑意:“二位同志找鄙人了解这对玉杯,还真是找对人了。
此处不便详谈,请二位借一步说话。
”
说罢起身带路,引领侦查员进了内堂。
旧时像“天说真宝斋”这类古玩店铺的内堂都设有装潢考究的接待室,专门用于跟贵客洽谈生意。
丁金刚、老单坐在贵宾室里,店方照例好茶好烟款待,侦查员照例婉拒。
这倒并非一心惦记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建国伊始公安战线的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对手狡猾残忍,得防着人家下毒什么的,公安机关内部一方面有纪律严格要求,三令五申;一方面时时叮嘱,小心警惕。
那么,王逸森要跟侦查员谈些什么呢?只见他来到屋子一角,打开保险柜,拿出一个黑色牛皮讲义夹,取出里面的信封拆开,信封里是几张用淡黄色绵纸包着的照片。
这是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黑白照片,看得出摄影师的技术一流。
照片上正是一对玉杯,放在一块深色天鹅绒衬垫上,玉杯一侧有柄,杯体上雕刻着交织缠绕的龙纹。
丁金刚于古玩是外行,朝老单瞥了一眼,发现这位老刑警也是一脸懵懂。
王逸森出身古玩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更有长期经营古玩店积累的实践经验,不仅善于鉴别古玩的真伪,也善于分析顾客心理。
眼前这二位,他打眼一看,就知道他们虽然受命查摸这对玉杯的下落,但对古玩行业基本一窍不通。
不待两人发现,他就主动介绍了照片上那对玉杯的相关情况。
旧时古玩店的掌柜,跟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来往。
前来光顾意欲购人古玩的主顾,自然都属于有钱阶层、上流社会人士,而前来出售古玩的人,成分就复杂了--不乏有钱阶层,但更多的则被排斥于上流阶层之外。
这些人中,有的原本是小康之家,遭遇诸如疾病、失业等突发变故,万般无奈之际,方才把家里祖传的古玩出售救急;有的是家道败落的公子哥,为生计把祖产拿出来变卖;有的是达官贵人们的姨太太、外室、私生子女,通过各种手段弄到些反正自己也继承不了的古玩偷偷出手;有的就是普通劳动者,遇上千载难逢的机会,比如耕地或修整房屋时,天上掉馅饼一般挖到了宝藏(这种情况当时被称为“掘着藏”,“藏”即“宝藏”的意思);还有一种,就是前来销赃的“道上朋友”了,诸如盗墓贼、骗子或登堂入室的惯偷之类(当然,他们是伪装良民登门的)。
王逸森经营古玩店,少不了跟最后一种人打交道。
解放后,古玩生意不再热门,“道上朋友”死的死、关的关、逃的逃、隐的隐,鲜有登门。
王逸森瞧这光景,古玩这一行生意没法做下去了,便寻思着关门歇业算了。
经营了这么些年头,家里的积蓄算不上怎样丰厚,但靠银行利息,一家子的日子还是应该过得去的。
况且,凭他祖传的鉴别古玩的本领,找一份相关行业的工作料想没有问题,哪怕去中央商场替人“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