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迷雾重重(1/3)
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哥哥”与标靶之间的直线距离已经不超过四百米,在没有对手阻击的情况下,标靶唾手可得。
战场上,无论是已期落尘埃的赌命者,还是命悬-线的选手们.永远都无须知晓那险藏于流之下的真相战局,正随着战场态势的瞬息万变而悄然上演。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海量的筹码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源源不断地注入那无形的精桌之上,押“狮”队获胜的筹码已超过50%。
预言“狮”队即将翻盘,显然低估了“虎”队的实力。
此前,“虎”队连胜三局,不仅得益于选手过硬的个人素质,再战、三战时对战场地形地貌的预知,更得益于“虎”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超强应变能力。
“虎”队剩下的两名队员现已醒悟,占据山丘中部制高点的敌人,才是“狮”队真正的狙击手。
电子地图显示,“虎”队的两个红点,一个在原地静止不动,另一个开始朝靶标方向飞速移动。
胡英子立即作出判断,留在原地不动,与她直线距离约七百五十米的红点,一定是对方的狙击手。
一想到狙击枪黑洞洞的枪口正在缓慢地移动,寻找着自己的脑袋,胡英子全身当即僵硬。
她想,对方一定是比自己经验更为丰富的老手。
“胡英子,你只要动一动就死定了!”她在心底对自己发出无声的告诫,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份恐惧如此强烈,以至于她甚至害怕自己抑制不住的心跳声会穿透这寂静的战场,暴露给隐匿在暗处的敌人。
电子地图上,“虎”队奔向目标的红点越来越快,似乎并不担心在奔跑中暴露自己的身影--有那么几次,胡英子用肉眼都能发现敌人在长草之中,如敏捷的响尾蛇般窜动,她甚至能听到长草与敌人的身体碰撞发出的沙沙声,她知道那当然是自己的错觉。
在肉眼可及的距离上打移动靶,胡英子自信绝对不会失手。
但若她朝着奔跑中的敌人射击,无论是否命中,一日开枪,她的位置和身形必织暴露、或许就在枪声划破空气的利那,她的脑林会猛然一震,甚至来不及捕捉敌方子弹发出的致命音波,她将再也看不到下一秒的阳光。
狙击手对决:谁动,谁先死!
只要胡英子贸然开枪,她必然会被敌方狙击手击毙--对方显然对此有十足的把握:如果放没有击中目标,自己反而被击毙,那么,敌方狙击手和突击手将从容围捕“哥哥”;就算她被击毙前打死敌方那名正在突袭标靶的枪手,此时,战场双方各剩一人,敌方狙击手可以放任“哥哥”取得标靶,之后在最佳射击位置上等待他返回大本营--“哥哥”稍有不慎就将被敌方狙击手射杀。
毕竟,要从屏幕的最右侧回到屏幕左下方的“狮”队大本营,这段直线距离超过两千米的漫漫长路,没有任何人能够在狙击枪的枪口下逃生。
让双方狙击手相互“锁死”,看“虎”队突击手与“狮”队突击手狭路相逢鹿死谁手。
敌方敢于作出这样的决断,很可能剩下的两名枪手都是前三场比赛获胜后的幸存者,他们熟悉地形,无论是狙击手对决,还是即将与“哥哥”展开的遭遇战,熟悉地形的一方将拥有几乎百分之百的胜率。
赔率瞬间掀起剧烈波动,众多投注者的目光与资金纷纷汇聚,毫不犹豫地投向了“虎”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信心与热情。
随着“比赛”氛围逐渐升温,历经一小时紧张刺激的角逐,投注窗口终于迎来了“封盘”时刻,押“虎”队获胜的筹码竟然达到73%。
“难道就这样等死吗?”胡英子悄然自问。
她不能把渺茫的生机寄托在“哥哥”身上,不能指望他干掉与之正面对决的敌人,再与自己合力解决剩下的敌方狙击手。
她绝望地认定,“哥哥”根本不是“虎”队突击手的对手。
在敌人杀死“哥哥”、自相残杀抢夺奖金之前,绝不可能放自己一条生路--小学生都知道鹬蚌相争的故事,唯一的生机就是鹬蚌相争之前,先联手杀死渔翁。
那就这样一直对峙下去?比赛时间耗尽,场内选手通杀,依然死路一条。
“就算死,也不能等死啊!”胡英子在心底悲鸣。
谁动,谁先死。
胡英子默念狙击手对决的终极原则,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
她想,自己无妨大胆一些,主动搜索敌方狙击手的隐身位置。
对方如果没有一击必中的把握,绝对不会开枪-他会把胡英子的举动视为圈套,认定她是在引诱他开枪从而暴露位置,好让她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一枪将他击毙。
胡英子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决绝。
她决定,一旦锁定了敌方狙击手的位置,即便胜算仅有五成,她也将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当她隐身于山丘顶部的一带乱石之后,又很快冷静地否定了刚才的冲动。
探头观察诱敌吗?不行,她确信自己只要将眼睛以上的部位露出隐蔽体,敌方的子弹将准确地穿透她的眉心。
如果她只是摘下头盔,让头盔缓缓冒出隐蔽体,敌方狙击手要么识破那是诱饵,根本不予理睬-就算敌方狙击手一枪打飞她的头盔,她也绝不可能在确证敌人位置的一瞬间完成持枪、瞄准、击中目标等一系列操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英子伏低身形,凝视平板电脑屏幕。
电子地图上,代表胡英子和敌方狙击手的两个光点依然静止不动。
而代表“哥哥”和敌方突击手的另外两个光点,在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