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初心不忘(1/3)
裴升荣心中想到,幽州赈灾了几次,每次去的官员难道没有发生猫腻么,为什么不会说,因为有阻力么,还是认识到什么。
当时的一腔孤勇现在临到头了,反而有几分胆怯。
河东裴氏保得住他么,对他以后的仕途有影响么。
来福:“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
没有官员再上前。
裴升荣的脑子里又想到当初在幽州遇上正在挖着观音土吃的百姓,他们明知道观音土不能顶饱,却还是挖着泥土饱腹。
房屋被冲毁,明明没必要被冲毁的,只要河堤做的好,他们就不会经历这样的苦楚。
死了多少人,还有许多百姓被淹死。
如果所有人都不说,那么还会有更多人死亡,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死的,只觉得是天灾。
那又要如何。
他们到了幽州都是大鱼大肉伺候,底下的百姓吃着混着泥土的米粥,粮铺赚的盆满钵满,官员得了朝廷的赈灾没有丝毫损失,又能大赚一笔。
裴升荣想到这里,他看见平景帝马上就要站起来,他上前一步呈现自己的折子,“臣有本有奏。
”
平景帝颔首,来福取了裴升荣的折子递给平景帝。
裴升荣说道:“臣是随行去幽州赈灾的一员,到了幽州触目惊心,很多房屋和田地都被冲毁了。
臣去之前查阅了工部的备案,幽州的河堤刚新修没有两年,按理说不会这么快就有这么重大的损失。
在幽州的时候,臣就去走访一些人,并且找到了河堤的残渣,臣发现这座河堤的修建偷工减料,导致洪灾来时没有任何抵抗力就被冲毁了。
”
平景帝拿着奏折皱眉头,神色难测。
工部尚书闻言有几分紧张,他是没有参与什么幽州贪污,他又不傻,直接插手这样的事。
怕是底下的人做的,他的目光落在工部侍郎的身上。
宁侍郎后背湿透,他得到了随行人的警告,说是裴升荣知道的事情多了,他想着他不会上奏,再怎么也不会这么快。
他打算今天把裴升荣叫到面前威逼利诱,没想到裴升荣这么沉不住气。
早知道在幽州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把人做掉,怎么让他回到京城,现在好了,要是陛下认真起来,他们所有人都跑不掉。
平景帝:“洪爱卿你去查查幽州的事,还有裴爱卿折子上提到的人名,把幽州太守提到京城回话。
朕是太放纵你们了,还是你们早就把官职看成自己的私有。
有人在京城做官,心都飞到地方上去了,捞钱捞的朕都自叹不如。
”
“朕还记得从永州太守抄家得来的白银就有三百万两,国库每年收入才六百万两,一个地方太守仅仅是白银就有国库的一半!”
平景帝正在气头上,他查看了一下这个幽州太守也是在他登基后任命的,虽然不该迁怒萧太后,但他还是对她添了不满。
在父皇在位期间国库至少还是持平,等他登基后,国库每年都是亏空。
若是萧太后大手大脚修建行宫,自有朝臣谏言,太后修了一座行宫供自己礼佛,其余的花销不大,被底下的贪官贪了。
若是大权在手,为何不以江山为重。
任人唯亲,难道就把朝廷治理好了?
平景帝面色闪过一丝冷意,“这次彻查,不管查到谁头上,只要证据确凿都绳之以法,不然当宁兴朝的律法是一纸空文不成,朕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洪爱卿,你若是有什么难处直接来盘龙殿找朕不需要通报。
另外要是有朝臣可以提供线索,朕会酌情考虑。
”
刘忘生心想这次又要在朝中震荡一段日子了,送走平景帝后,刘忘生不禁想到,陛下跟先皇真的不一样,若是先皇遇上这样的事,打打马虎眼就过去,但陛下比较较真,从另一个角度说应该是更看重自己手中的权力。
遇上这样的皇帝,作为首辅的刘忘生手中的权力也不多。
裴升荣说完后,他的后背已经湿透了,宋长叙见他还未走,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沈良这次没有先去国子监,反而留下来关切的看着他。
裴升荣看见他们两个人在,整个人松懈下来。
他的眼中还有一瞬的茫然。
“我说出来了?!”
宋长叙笑着说:“你说出来了。
”
沈良见状问道:“宋兄早就知道了?”
裴升荣忙道:“我前几日在膳堂遇上宋兄才跟他说的。
”
沈良抱怨道:“好呀,我不在膳堂吃饭后,隐隐跟你们都不亲近了。
”
裴升荣拍了一下沈良的肩膀,神色轻松,“你还知道,等休沐日请我跟宋兄吃饭喝酒。
”
沈良笑着应下来,他们三人一块走出金銮殿,沈良沉默半晌说道:“裴兄,这次你受苦了。
我知道你的性格,这件事对你来说还是太难了。
”
裴升荣吸了一口气,“说什么呢,我什么性格,我只是觉得做官就要堂堂正正的,不让自己身上的官袍蒙尘。
我们手里拿的俸禄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