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初心不忘(2/3)
,但也是百姓供养起来的。
”
裴升荣摸了摸腰间的玉佩,“我家还算有钱,我不愁吃穿,对俸禄也看的低。
到了地方上才明白,每个月七八两银子,普通百姓家里一年都挣不到。
何不食肉糜。
”
“我们还能在朝中为他们说几句话,他们想为自己说话,连声音都传不过来。
就这样了,做地方官的人,大多是进士他们还要压榨他们,欺骗他们,愚弄他们。
我们读书,做官有家族的因素,可难道不也是为了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做出一番政绩,造福百姓。
”
沈良心中一动,他看向裴升荣突然一阵唏嘘,“世事难为。
”
三个人分开后,宋长叙对裴升荣更为亲切。
裴兄说不在乎俸禄,他可是很在乎的,他升官后俸禄有九两银子,这对他来说已经很多了。
宋长叙为自己的贫穷叹气。
回到吏部后,他让丁敏德把政绩平平和优异的人档案交给他,看样子幽州跟朝廷又有一批官员要空出位置,他要早做打算。
“宋大人整理好了。
”
宋长叙开始查看档案,政绩好的官员大部分都调任了,还有的政绩平平的官员,宋长叙有看见过几个好苗子,对于政绩平平的官员,他还要多加考虑,万一是真的政绩平平就没办法推荐。
过了一阵丁敏德进来说道:“宗政郎中来了,宋大人你要不要去迎一迎?”
以后宗政郎中就是他的顶头上官。
宋长叙记得他在地方任知州怎么来的这么快,他一边起身一边问道:“宗政郎中来的这么快?”
“宗政郎中在几个月前给陛下递条子回家养病,陛下准他回家修养,这回接到陛下的旨意,他就在京城下面的县城立马就赶回来了。
”
宋长叙看过宗政嘉的档案,他确实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身体,但一般情况下他会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就开始生病。
宗政郎中一直在地方上,哪怕政绩再好,到了后面一直生病,所以在他的体弱多病前都会觉得他不稳定,而且性格桀骜。
他这些年一直在地方上打转。
不知为何这次入了平景帝的眼,宋长叙到了吏部门前,他认出宗政郎中瞧着是有些弱气,看模样很年轻,他看上去才二十五六岁。
宗政郎中眯眼看向宋长叙,还有在他身后的李主事,他轻咳一声,“这位就是宋状元吧。
”
宋长叙忙上前说道:“不敢当,宗政大人。
”
宗政郎中只是来认认人,他和善的笑了笑,“不必这么大的阵仗,你们去忙你们都罢,我还要去找简大人,以后有日子相处。
”
众人应了一声是。
宗政郎中带着人去办公场所,随后去找简息。
宋长叙在新上官面前露了一回脸,他回到自己的工位开始做事。
新上官是什么性子以后接触就知道了,他第一次做好给人留个印象就好。
宋长叙这一天挑了几个好苗子出来,等明天呈给宗政郎中。
他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外边的夕阳把天边渲染的红彤彤的。
宋长叙走出吏部,皇宫里已经没有多少官员在。
他出了皇宫去买了一碗羊肉汤,天气渐渐冷下来,喝一碗羊肉汤回去暖乎乎的。
宋长叙闲下心,他还看见有卖胭脂的,他想着给许知昼买了一盒胭脂和香膏,还有一盒澡珠。
他回到家里只有澄哥儿在家,他去换衣出来问道:“你舅娘去哪儿了?”
“舅娘带阿爹去钵钵鸡铺子了,外婆说想要回去了。
”徐澄拿着自己的木雕摆了一排。
宋长叙,“澄哥儿跟阿爹就留在这里如何?反正宅子够大,还能认识新朋友。
”
徐澄有些惊喜又有些纠结,“可是我答应了夏丫要回去跟她说京城的事,还有另外的朋友在村里,以后我就跟他们见不着了。
”
宋长叙想到这确实是个问题,他思忖片刻说:“我还是觉得待在京城好,村里的伙伴可以过年的时候去看看,等你学会认字了,你可以再去村里住几年,你若不满意再回来。
”
徐澄想点头,他说,“谢谢舅舅,我还要听阿爹的。
”
宋长叙摸了摸他的头,“当然,你阿爹的建议也很重要。
”
许知昼回来后正好开饭,在席面上,梁素说道,“我们也在这里待了这么些时日,再不回去等到了冬日就不好了,再说还要回去一同收庄稼,我们打算过几日就回去。
”
曹琴同样点点头。
宋明言今天跟许知昼一块看了钵钵鸡铺子,他想着许知昼的建议有些犹豫,他又看了徐澄一眼,心里下了决定。
“娘,我打算留在长叙这里,帮着他们打理铺子。
”
梁素说:“这样也好。
”
明言在村里一直单着,长叙有本事后当着他面说的人多,但还是有流言蜚语,众人异样的眼光。
有人想攀长叙的线,想跟明言结亲。
留在村子里终究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