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沼泽(3/3)
猜测,这本书是他第一本真正意义上悲剧,自由意志在宿命面前原来不值一提,如果本来就是猪狗一般的苦痛人生,那么还不如就像猪狗一样不去思考,好歹还不会感知压抑和痛苦。
凌晨两点,小卧室里突然传来了一阵蜿蜒的哭声。
哈月起身走到床边,打开床头灯,赵春妮的脸在橘色的光晕下满是泪痕。
哈月眸光中毫无波澜,她重新关上夜灯,拖来椅子坐在她身边,一声不响。
黑暗中,赵春妮慢慢朝着她的方向伸出双手。
原以为会被母亲用力掐住脖子,但随之而来的动作很轻柔,头顶一重,耳边传来“沙沙”声,是赵春妮的手在从上至下抚摸她的头发。
小时候,哈建国还没有出轨之前,哈月最高兴的事儿莫过于儿童节那天,母亲会抽出时间,给她花费半天的时间梳上满头小辫。
手指穿梭在发丝和头皮之间特别舒缓,像是某种按摩,等到头发梳理好,他们一家三口就会骑着自行车去新华书店买画册。
那时候哈建国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时候绥城给人的感觉还是生机勃勃。
大概是同时想到了那时候的光景,赵春妮一边叹气一边问她:“头发没了,你恨我吧?”
头发对于哈月来说确实不那么重要,此情此景,在母亲短暂甄稀的清醒中,她应该要说些好听的话来安慰她。
可是哈月反复张了张嘴巴,直到干涩的口腔内膜相互黏连,沾下一块皮来,她也没有出声。
没得到回答,赵春妮的手慢慢缩回去,她重新闭上眼睛,声音中也充满悲伤。
她开始用哈月熟悉的那种充满愤世嫉俗的态度念经:“我这样活着,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我想自杀。
割腕,跳楼,或者走到街上被车撞死。
”
“可是我不敢,我怕疼。
你能不能帮帮我,帮我,买点那种药。
”
“吃了就睡过去,再也不起来。
求你了。
”
思维只清醒了一小会儿,赵春妮便重新堕入恍惚,她眼睛蒙着一层白色,在眼眶里痉挛。
大概闹了一个多小时,赵春妮终于歪在床边淌着涎水睡着了,哈月还是保持着那个俯身坐在母亲床边的姿势,兜里的手机在震动,是薛京跟她说自己起床了。
喝了咖啡,吃了“早餐”,他准备工作。
最近无论大小事,他都要和她报备,就连今天的蔬菜包上有一只小青虫,他都要一五一十地照下来发给哈月。
他说虫子身上有十七道褶皱,化蝶后会不会有迹可循。
薛京似乎是天生有种苦衷做乐的精神的,让他评价,绥城的隔离生活也不错,起码盒饭档次真的很高,还有两素一荤,自己这辈子吃过最难吃的饭是在爱丁堡的网红餐厅,等到疫情结束,黑暗料理不能他一个人受,他一定要邀请哈月也去受受罪。
这辈子都没受过伤的小孩大概就是他这个样子吧。
总是睡一觉,就可以原地复活。
诸如此类的邀请还有很多很多。
哈月相信,东京的樱花,冰岛的泻湖,费拉的白墙肯定都很美吧,可惜她这辈子没办法去了,这世界上美丽的景色和她无缘。
钱会流向不缺钱人,爱会流向不缺爱的人,苦难,当然是留给最能吃苦的人。
老天就是这么不公平。
“薛京,大结局还有多久能写完?”
“到时候如果解封了,我们去看一次日出吧。
”
高中毕业旅行时,哈月的同学相约去大青山徒步,当时她性格孤僻,听半张说名单上的人是单数,但帐篷都是双人间,生怕自己会落得一个人住一间帐篷的境地,所以主动说自己不感兴趣。
但其实至今为止,她都很好奇那里的日出会是什么样的。
“大结局还早吧,怎么说都要写到春天的。
”
“怎么了,最近写的不好?你看烦啦?你具体说说哪里不好,我可以从头再改过。
”
“日出很快就可以看啊,不用等很久,金子说明天他们就可以从医院回家了,咱们这边解封也快了吧。
”
哈月眼睛看着薛京回复自己的那几行字,但嘴里的话是和身边已经睡着的母亲说的。
她说:“妈,等到春天吧,等到他把小说写完,你说的那种药,我们一起吃。
”
所以不用怕,她就算死也不会是一个人,黄泉路上母女俩做个伴,也不会太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