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九期视频(3/3)
“这是自然,说白了,战争就是国力的比拼,战场固然重要,可若后方拖后腿,那一切白谈。
”
所以一场战能不能打,提前必须做好更方面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百姓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个我懂,就像是去催债,肯定要提前做准备,不然就是白去!”
【许本去征讨倭岛前,已经在沿海历练了七年,鹤仙一登基,就从名声上动手,开启《大梁演义》项目,收拢武勋集团,逐步确保武勋集团的支持。
】
“这准备得可真够久的。
”这是看热闹的百姓。
“这倭岛是哪儿?被一个皇帝盯上了这么久,这得多厉害啊?”这是信天命已经摆了,灵活转变立场看戏的慎侯,再怎么说,咱现在也是汉人了不是?
“你变法前有这么谨慎就不会吃那么大亏了。
”这是标准的让人刻板印象的中式老父亲元泰帝。
【对户部郑无疾表示国库空虚,不能出兵的态度,并未强压,而是一步步磨,以理服人,让户部能心甘情愿拿出国库的银两,从而确保后勤的无误。
】
【但在鹤仙看来,这似乎还不够。
】
“这还不够?”
“是《问月》吗?”
他们当然明白《问月》与这一期视频有联系,所以很容易猜到这儿。
【无论是戏曲还是小说,我们都能发现,鹤仙很擅长搞舆论,这次也一样。
】
【在许本征讨倭岛,屠岛回京之前,鹤仙在政务上是很清闲的,大梁英雄传初稿,就是因为闲得慌。
鹤仙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又混迹在了宫廷乐坊之中。
】
“屠……屠岛?”
慎侯差点摔下了椅子,“你们听到了吗?屠岛?!”
“塔娜不是说那弘德帝是圣天子吗?这是圣天子?”
诈骗也不是这样骗的吧?
“额……他对我们,不是,他对西域都护府的百姓,的确挺好的,有圣君之像。
”
就连你不也给了个侯位养老吗?
“这倭岛得多招人恨呐?”
慎侯狂擦脸上的汗水,对比倭岛,再看他们一家子和西域境内百姓的待遇,确实是圣君之姿哈。
【而这首《问月》,便是此时被创作出来的。
很遗憾的是,我们不得而知创作者是谁,史官也并未在意乐坊中的,惊才艳艳的艺术家们,我们只能从鹤仙的日记中,知道是一位姓谭的女性,也是现在所说的,谭大家,更多的,只有历史,方才知晓了。
】
这可难办了,大梁君臣心想。
乐坊中,更新换代很快。
这才元泰二十三年,到弘德二年或者弘德三年,还有七八年呢,只有一个姓谭,怕是找不准确啊。
能找准确就怪了,不出意外,这是他抄来的,他当然不好意思挂自己的名字,可说句不好听的,有多少听众,能专门记创作者的名字呢?他只记得老师姓谭了。
【这首曲子,鹤仙不声不响地,让人在沿海率先开始传唱了起来,随后不久,恰到好处的时间,弘德帝要征讨倭岛,为沿海的百姓复仇,带离乡的孩子归家的消息,也传到了沿海一带。
征讨倭岛,民心所望,已成定势。
】
【战鼓中的童声,本就能激起成人的保护欲,孩子是最后的保障,是希望,孩子们在唱着等他们回来的歌。
是在等,被倭寇劫掠,失去性命的亡魂回乡;也是在等,征战沙场的将士,安全回家。
】
“这种情景之下,许本又怎么可能失败?”
“他真是踩了狗屎运。
”
【许本屠岛灭国而回,加封武定侯,九世之仇得报,民心振奋,此后,《问月》不仅是问月,更是问,战否?复仇否?每次出征之前,歌以问月,叩问心门,家人还等着你回家,能回否?此战,必胜否?】
“这将是何等可怕的士气……”
各地的将士们遥望天空,他们的家人……还在等他们回家……
【在法家还没被重新抬起来与儒学分庭抗礼之际,公羊的复仇主义,先一步重活了起来。
民间风气为之一变。
《问月》,的确像祭祀之曲,沟通天地,打开了束缚在中原民族百姓身上的,名为退一步开阔天空的枷锁,也燃起了,对外族敢于拼搏的热血。
】
【僖宗时期,在僖宗的骚操作下,有为的将领被获罪,被换下,乌合之众统领士兵,海上番邦趁机试探侵扰大梁越府边缘防线,驻守边疆的主将不战而降,早早逃亡。
守在国线之上的士兵生死存亡之际,带着必死的决心,吟唱着《问月》,守将能逃,他们不能逃,他们的家人只是普通人,他们要守护的不仅是国线,更是千千万万,同他们家人一样的普通人,更是千千万万的孩童。
不可置信的是,他们这群,被将领抛弃了的两千人的士兵,在牺牲一千四百余人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死战,拖住了对方的三万人,死守住了大梁的百姓,大梁的孩童。
让大梁朝堂,有足够的时间,扶持新帝,重塑军纪。
】
元泰帝起身,“添酒。
”
默契地,所有人同时起身,给杯中添酒,面向南方。
“遥敬,我大梁的好儿郎。
”
《问月》再好,也只是一首歌,歌曲能有用,是因为这些儿郎,本身就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有如此儿郎,才是大梁之幸。
【《问月》,是他们的牵挂,是他们的羁绊,但问月能有用,离不开军纪,军心,这才是一切的根本。
这便又回到了弘德一朝,鹤仙,是如何进行军队建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