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能型导员(2/3)
“这样也不会耽误一些学不精文化课程的天生武士。
”
“不过天幕说是暂停,那就是以后还会打开这一通道?”
【而在弘德十五年后的逐年形成的科举分科中,分设了“武科”,武科便需要考兵法策略,不需要比试武功。
】
“妙啊!”
兵部尚书情不自禁赞叹出声,如此一来,军队方面,哪些可以作为统筹管理型人才,哪些可以作为武将类人才,清晰明了,且不易遗漏。
天下英雄,尽入弘德帝彀中啊!
【而这些科举武科的才人,同样需要尽入兵法学院统一实习。
】
【这家书院不仅是专门培养将领的,还是培养导员的。
】
“导员?”
“导,引导?指导?还是领导?导谁?兵家学院,兵士吗?”
姜衡眼睛不禁眨快了些许,他还挺能折腾,看样子似乎还本土化成功了?抄了。
【培养将领,有兵书,有武勋,与武将可以教导,但是导员不同,兵法谋略相关,他们只需要合格线以上,不需要门门优秀,不过都是武科出身,也差不到哪儿去。
】
嗯?
“这还怎么指导?武科出身,也没实战呐?”
弘德帝也不像是会干这种事儿的人啊?
而朝臣们瞬间抓住了之前的重点——思想建设。
果然:
【他们不干涉主将的行军思路,只需要熟悉将士们的生活习惯,能吃得了苦,能在军中常驻,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忠君爱国的思想不可动摇,并且不自傲,能做一个幼师,也就是能灵活处理各种将士造成的烂摊子,并让他们听话。
】
一些将领瞬间头皮发麻,不是因为什么思想建设多么可怕,而是最后一句话,能灵活处理各种烂摊子和将士,这手段得多了得啊,当大帅都可以了吧?这导员含金量,真高啊!
“这得是全能型人才了吧?”
“不干涉主将思路,思想上做指导,与以往朝代的监军大为不同。
”
“监军怎么能比?”
以往朝代的监军,那是监军吗?那是主将头顶的刀,是祖宗,是麻烦。
但是导员一听,就是一个冤种……啊不是,是一个军中爹妈呀!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军中,并且做好导员的职责——让军中的将士,有目标,有理想,有精神,成为真正的,不可阻挡的,国家的,百姓的军队。
】
“理想?”军营中,有不少底层的士兵一脸茫然,问旁边的同伴,“你有理想吗?”
“啊?能早点回家老婆孩子炕头热算吗?”
什么理想不理想的,日子能好好过就是老天爷开恩了。
【再说得直白一点,古代当兵是好事吗?】
“怎么可能是好事!”
“我家大哥就是被征兵了,回来腿都瘸了!”
“好歹保住了命,知足吧,我娃儿现在还没回来呢……”
天幕下的百姓七嘴八舌,但没有一个人露出笑容。
【在现代,普通人想当兵都达不到要求,当兵也是光荣的。
但是在古代,兵源是什么?是朝廷抽调劳动力,是家里负担不起开销不得不送人从军混口饭吃,是被俘虏的,是饥民,是无业混混……
总之,各式各样,但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当兵,他们有选择吗?问他们理想,那什么是理想呢?】
“后世十分富裕啊……”
当兵光荣,对兵源的要求严格,后世的朝廷,显然各方面都十分有底气,百姓生活也很好。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莫非后世的百姓,都已经脱离了温饱层面不成?
“陛下无须羡慕,后世那都几百上千年后了,等三大作物一回来,我们也有盛世,我们的百姓也能解决温饱。
”
武将的话虽然直白,但后半句,元泰帝喜欢听。
“哈哈,说的是,说的是!”
不过羡慕也是真的羡慕啊,放在他们大梁,也就只有禁卫,能经得起严格筛选,因为关乎皇帝的安全。
而普通的军营,就照常了,也只能“照常”。
【理想也好,精神也罢,底层百姓和士兵是没有的,那是将军考虑的,因为他们脱离了温饱等初级层面,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开始追求于理想目标,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
不少士兵双眼渐渐亮了起来,却不知究竟为何而亮,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期盼什么。
【至于普通底层士兵的心理状态,精神需求,这重要吗?似乎不重要,但鹤仙觉得,这很重要。
】
【保家卫国的将士值得尊重,值得敬仰,他们同样应该值得更好的自己,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战,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前路。
】
“圣君,这是真正的圣君。
”
别看似乎文武相对,互相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