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这可事关太子清誉!(1/3)
天理是没有的,也没有一个臣子为他发声。
便是宫人给使臣们说:楚王殿下给以后的弘德帝背锅被御史骂了。
使臣团也只是恍然大悟,而后见怪不怪,给君主背锅,这不是应该的吗?太正常了!
【要不说楚王是锅王呢,鹤仙让他背锅不说,臣子也理所当然把锅甩给他,锅王实至名归。
】
【曹严也是,真相信鹤仙身边没有宫人?真就是陛下你只要给我一个理由,我就能顺势心软了是吧?
手一冷,肚子一饿,还不是马上就哼哧哼哧给鹤仙烤火备吃食了,哎,你们这些恋王脑,没得救。
也就运气好碰到鹤仙,顶多卡一下官职,却也多年丞相,左相右相,都是丞相嘛,还安稳退休了。
或许是因为不是楚人的原因吧,楚地的恋王脑运气好像都不太好。
】
姜衡超绝轻松地坐在位置上,对嘛,他只是用零花钱想吃点好的嘛,哪里就罪大恶极了,分明是六哥不懂得收敛,才被人告了,惹了这么多事。
也就得亏楚王听不到姜衡的心声了。
【但曹严偏心是偏心,执拗也是真执拗,鹤仙都主动示弱了,曹严也自己给鹤仙找理由了,还是坚信人容易学坏,所以他仍然坚持要做这个“恶人”,根本不通融。
】
“好!忠臣!”
元泰帝抚掌而叹,“你们啊,要多向曹御史学一学,怎么做一个谏臣!太子有这样的臣子,是大梁,也是这天下百姓的福气!”
太子身边,缺的就是头铁的谏臣,总是顺着太子算怎么回事儿?
【无奈,几天坚持下来,鹤仙只能认错,没收了楚王的暖房,表示将用这个暖房来培育改良农作物,用在公务之上,用火上,他也在研究其他取暖方式,争取降低成本,绝非单纯纵容楚王,曹御史这才收了手。
】
【而鹤仙这句话也绝非糊弄曹严,他真的有早早让工部研究如何提高开采煤矿的安全性与技术性。
】
【古代取暖的炭火,是以木炭为主,而不是煤炭。
】
“快记下来!”
若是没感觉错,弘德帝定然又搞出了什么大动静。
【煤矿的开采难度是很大的,在古代主要是浅层开采,且矿井工作,安全风险很高,容易中毒或者爆炸。
】
“何止是煤矿……”
采矿,都是拿命去填的。
天幕下安静了下来,就是之前跳脚着弘德帝与其他皇帝一样的百姓,也安静了下来。
【而开采之后,煤矿也是率先供应官方,用于冶铁制盐等工业需求,想要私人家庭用煤来供应,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别提古代交通运输困难,“百里不贩樵”。
且煤炭烟味大,没有木炭稳定无烟尘,所以,家庭用炭上,煤炭并不能成为主流。
】
【而在楚王的暖房培育中,鹤仙就提到了用煤,只不过被楚王给嘲笑且驳回去了,但鹤仙并没有放弃。
】
“现在这样,用煤炭的成本远高于用木炭的成本,你直接提,自然是个人都要笑你。
”
这话,也就元泰帝能说了,换做其他臣子,保不住就像极了在讽刺太子“何不食肉糜”了。
姜衡无话可说,这确实涉及他知识盲区了。
不过六哥连煤炭开采都懂,看来让六哥纯背锅,有点浪费了,反正现在自己天命加身,二哥一脉自己都能用,六哥还不能用?
【也是因此,工部搞出来了蜂窝煤。
】
天幕放出来了蜂窝煤的照片。
【相比之前的煤炭烤火,蜂窝煤燃烧时间更为持久且稳定,不容易出现局部过热或者说熄灭的情况,相较于煤炭煤球,煤灰也更少,更为省煤,部分功业用途上,也能够使用。
】
而蜂窝煤的制作方式,也并不困难。
【在官方途径上,自然是可以推广的,用以提高效率,减轻用煤的成本,但却无法及时向民间推广,因为煤依旧开采困难,最根本的开采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
“谁说没用?煤用的途径更多了,需要用到木炭的时候就更少,到民间,木炭就会更足,价格就会更低,岂有无用之说?”
傅尚书与郑无疾交头接耳,俨然已经达成了某些共识。
【但蜂窝煤的出现,到底是刺激了采煤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也在两百多年后的小冰河严重时期,增产的作物,蜂窝煤的保暖,给诸多百姓续了命,也给大梁续了命。
】
宫人:!
“殿下得天所授,随便玩儿一点东西都能给大梁延长国运!”
使团:??
这该死的,被动被霸凌的感觉,太心痒痒,太难受了!
何汇:大梁稳固,琉球也稳了,只是老天就不能通融通融,让他们也能看到天幕吗?
元泰帝则是抓住了关键词:“什么小冰河严重时期?”
左相同样早就抓住了重点,提前思索了一番,现在元泰帝一问,自然能马上回答,“既是‘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