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使臣归国(1/3)
天幕静下的瞬间,大梁各地也随之静默了一瞬,然后,便是火山爆发般沸腾的喧嚣,宫宴之上除外。
不过,这也算是天幕现世后的常态了吧?
宫宴定然是没必要继续了的,所有人的心思都已经不在上面了,只能虎头蛇尾的结束,各回各家。
正好,明日是八月十五,中秋团圆的日子,想来大梁群众,是不缺谈资了的。
使臣团更是面上泰然自若,实则刚回到驿站,水都没喝一口,就与没参与宫宴的本国同伴一起,互相核对天幕上的内容,还让人特意去街上打听打听。
好家伙,好家伙,大梁的宫人素质真是太高了,那随口就来的修饰,别说,也有佞臣的资质啊!
这一期的视频,没有什么不能往往外透露的,最重要的蜂窝煤,关键的采矿技术也没法透露,他们就算知道了蜂窝煤,自己当地有没有煤矿,采矿技术能不能支持,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可以说,带来不了什么实际的用处,反而让他们心中更加肯定大梁的天眷。
琉球使团:
“丞相大人,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是啊,圣君固然好,可全然无私的圣君就太过可怕,大梁太子殿下有喜好才好,我们琉球的饮食比不过中原,可是丞相,我记得倭岛上也有丹顶鹤,等大梁出兵,我们可以借花献佛嘛!”
何汇却一脸严肃,“莫要叫我丞相了,等回去后,我与郡王殿下会仿照大梁郡县的官制,重拟官职。
”
下属一个个眼冒精光,敬佩地看向何汇,要不人家官位高呢,看看人家这脑子,这才是高手!
“那丹顶鹤?”
何汇笑得意味深长,“嘘,不可提早宣扬,如今我大梁对外征讨倭岛,那是倭岛先犯上,是名正言顺,若消息漏了,反倒成了奸佞挑拨了,不妥。
”
献礼,也是要学会选时机的。
“上官智慧,我等佩服!”
南吴使团:
“满城百姓皆望天空,热切讨论,做不得假。
”
正因如此,宋鑫更不知该如何作态了,算了算了,他就是一个臣子,交给王上头疼去吧。
琉球能安心躺平,背靠大梁,南吴能适当开摆,得过且过,总归能肉烂在锅里,但是安南和高丽就不一样了。
安南:
“六王子,娘娘那里,可有透露出消息来?”
面对副使的询问,李庭荷苦着一张脸,“怎么可能有,大梁重视礼教,我根本不能私下和姑姑待在一起,身旁都是宫人,我哪里能问这些东西。
”
“我今日一直在茶楼听市井的谈论,弘德帝是被天幕盖章的圣君。
为了吃的,弘德帝的所作所为,放在其他皇帝身上,怎么着都是被文人百姓谩骂的,可看天幕和大多百姓的状态,似乎只是小事……”
“这还不算,关键是为了吃,真能搞出来蜂窝煤这种东西,这还只是这一期天幕,那从前的呢?”
“大梁提前得到太多天赐了,琉球更是想也不想就跪了下去,再对比我们,难保大梁不对我们起心思。
”
“六王子,高丽王子那里,您可去探听了口风?我们与高丽,也算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
他们却不知,高丽王子一回到驿馆就发了老大的火,好半天才停了下来,恢复正常情绪。
没办法,这种所有人都能看到,偏偏自己看不到的“霸凌”情形,身为一个王子,向来是施加者,如今被迫成为“受害者”,心态当然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能忍到回了驿馆才发泄,已经是他政治素质压过个人心理素质的超高表现了。
当失控的情绪发泄出去,政治智商回归高地,高丽王子便做决定道:“倭岛定然会败,大梁这个靠山,我们不能失去。
”
“驻使馆一定要在我们的国土上建造,一旦迟了,让其他国家抢先了,恐有人威胁我们的地位。
”
“大梁已得天命,既然明说不会干预他国政务,那就不会说谎,反过来想,驻使馆的汉臣已经在我们国土,只要拉拢好,我们高丽未必不能更强大。
”
“不错,汉人的文化太过深厚,我们说不得,还能就近学习一些,成为我们自己的文化!”
“强大,易如反掌!”
深夜收到绣衣卫汇报的姜衡蓦地笑了出来,万物之源这么早就有苗头了是吧?
安南王子李庭荷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大梁进修,应该说,当看到天幕下的大梁民众反映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支持六王子留在中原,巩固与宗主国的关系。
八月二十,大梁使臣携圣旨,出使问罪大樱,随行侍卫三千人,另有骨灰盒两罐,原有使臣团养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