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十一期视频(3/3)
阔,相对而言,少了故事性,少了传唱性,但他们,却仍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是各个行业,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他们,亦是先贤。
】
“这就好,这就好!”
朝堂上下一致觉得自己活了过来,波澜壮阔什么的,还是少来一点吧,他们受不得太多刺激,这样的默默实干的实干的人才,才是大梁的好人才。
【都说民以食为天,鹤仙也是一个对饮食很挑剔的人,所以开篇呢,我们就从饮食方面讲起。
先出场的,就是在养猪育猪方面十分权威的养猪大佬——黄湘生。
】
“养猪?”百官纳罕,这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后世应当挺富裕,人都挺闲的,这也值得说道。
姜衡则是来了精神,这个话题他喜欢。
这和贪不贪嘴无关,由奢入俭难,他从现代社会一下子穿到古代,已经很委屈自己的胃了,胃可是情绪器官,他不得为了身体健康,多研究研究饮食啊,现在看样子,又有ssr可以直接直抽了,姜衡自是喜不自胜。
京郊一处皇庄里:
“黄湘生?是我们庄子里的黄大姐吗?”
“是吧,这名字发音和字形都一样,而且黄大姐就在殿下的庄子里,这不对上了吗?”
“好家伙,我们这些养牲畜的,竟也能上天幕了?”
“可让黄大姐出人头地了!”
【《国语》有云:“天子食太牢,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豕就是猪肉,在肉类的等级中,是末等的。
后来《礼记》中,又进一步的明确了肉类的等级: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
以及有“君子不食溷腴”之说。
将肉类,也分了一个三六九等。
】
“猪肉腥呐。
”
“腥又咋了,那也是肉,你们有钱人能挑,我们可挑不了,过年时候能吃一顿肉,那也值了。
”
“什么有钱人,我就是个穷书生!”
“能读书,也穷不到哪儿去……”
京城,慎侯惊奇地诶了一声,“羊在猪肉前?北蒙羊多啊!”
京城里,怎么能只有他一个草原来得,多孤单啊!
【而之所以这样分,也是多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统治者需要强化阶级的概念,提高自己的身份,巩固这样的认知,所以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标榜出阶级。
】
这天幕,怎么总是冷不丁地给朝堂来一个锤子,有些东西,大可不必说得这样直白,我们这一期是娱乐性质的吧?
但他们阻止不了,元泰帝都一声不发呢,再看太子,哦,太子正在兴头上呢。
【另一方面,便是客观上的原因了。
在我们今天,猪肉成了最常见的肉类,食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但在以前,尤其是大梁以前,猪肉是真的不好吃。
】
【首先是饲养方式“豕食不洁,性下喜秽”:食用泔水等食物残渣都是养猪养得过于富裕的人家了,一般而言,都是让猪吃人类的排泄物,圈养与厕所混建。
这种情况下,你让上层人士怎么喜爱吃猪肉?】
瞬间,天幕下原本还笑着吃喝看戏的所有人,都默默推开了面前的食材,现在,着实是没什么胃口。
有反应大的年轻权贵,心理反应一上来,都已经开始干呕了。
还是朝堂上的人精们,一个个的自控能力是基础中的基础,全都稳得住。
便是姜衡,也早就知道了这点,不觉惊奇。
民间百姓倒是最不在意的,“人都吃不饱,哪儿有剩菜剩饭给猪吃。
”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猪,肉质能好吃到哪儿去?
更别提,在大梁以前,虽然早已有劁猪的技术,但是并未普及开来,以至于古代90%以上的猪都没有去势,以至于尿骚味十分浓厚,权贵阶层又有更好的选择,自然不会看得上猪肉。
】
“劁猪?去势?”
“就是割猪的蛋吧?”
“嘶……要动刀,那动刀了不小心猪死了怎么办?这成本也太大了!不赌不赌!”
“还好吧,看技术,隔壁镇有个卖猪肉的老板,他的技术就不错,就是劁猪也要收钱。
”
“那还是算了,难吃点也是肉。
”
【而且大梁之前,古代的猪肉,都是以黑猪为主,肉质本就粗糙难嚼。
育种技术的空白,生长周期久,经济效益远远低于牛羊,也形成了羊肉贵族,猪肉平民的消费等式,更难有贵族会放下身段,降低自己的格调了。
】
“牛……”
牛是重要的农耕伙伴,是不允许私自宰杀使用的,但众所周知,规矩嘛,都是给下位者制定的,上层有的是办法。
但现在天幕这样连续点了几次牛了,他们不能不注意到,也不得不提前预设好民间的反应,和朝廷的相应措施。
【当然,也不是一点也不沾猪肉,毕竟贵族有能力给猪去势,也有实力用黄酒,香料等进行去腥等操作,只是要普及,是不能够的。
】
“酒,攒一攒还是够的,但是香料……”
百姓连香料有哪些都分不清,更别说买来用在并不好吃的猪肉上了。
以及,他们就算倾家荡产,也难以凑够买香料的钱,香料自古以来,都是华贵用品。
便是士绅阶层,也少有用香料来做饮食的,一般都是用作熏香,显示自己的地位与文雅。
【鹤仙作为皇室出身,放在他面前的猪肉,自然只会是没有腥味的猪肉,但在鹤仙看来,这猪肉,味道也比不上牛羊。
以正常贵族的思路,就该嫌弃猪肉,并不再食用猪肉了,鹤仙不同,鹤仙表示,这么大的猪,这么多的肉,却不好吃,这不是浪费了吗?
猪,得改良肉质!猪肉,就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