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3)
晨露还凝在萝卜棚的布缝里,像串碎冰珠,风一吹就顺着布角往下滴,砸在柴房门口的碎石上,溅起细小白痕。
黄鼬蹲在石子堆旁,小爪子扒着昨天挑出来的尖石子,每扒一块就往外侧挪,尖的那面朝外,平的朝里,摆得整整齐齐。
它鼻尖凑到空气里嗅了嗅,没闻见预想中的土豆香,耳朵却动了动——
瓦房方向传来葫芦瓢碰撞的轻响,立刻竖起尾巴,往那边跑了两步,又回头确认石子堆没乱,才继续往前凑。
林砚拎着葫芦瓢刚踏出瓦房门槛,就见黄鼬颠颠跑过来,小爪子在她裤腿上蹭了蹭。
她从帆布包里摸出块温热的土豆——是昨晚特意留的,用两层破布裹着,布面还沾着灶膛的黑灰。
土豆刚放在地上,黄鼬就叼起来,转身跑到堆肥处的青石板上,前爪护着土豆,小口小口啃,偶尔抬头看一眼林砚,像是怕这仅有的口粮被风吹走。
“今天得先清老根,”林砚用指尖把葫芦瓢底松掉的布条扯出来,找了根细藤条——是昨天补棚布剩下的,藤条上还留着缝补的毛边,绕着布条绑了三圈,确保这次不会再漏,“苏野说最后一排有两处老野菜根,扎得深,不挖干净,萝卜芽的块根抢不到养分。
”
苏野扛着军刀走过来时,刀鞘蹭过篱笆上的藤蔓,带起串晨露,顺着刀鞘往下淌,在石桌上积成小水洼。
她把刀鞘放在桌边,指尖立刻飘起淡蓝微光,光带像条柔软的银线,慢慢扫过最后一排萝卜芽,在两处土面停住,泛着淡淡的亮:“左边这处老根离块根近,也就半寸远,得用军刀先划圈把须根切断,硬拔会带起土块,埋了下面的块根。
”
她用指尖碰了碰光带圈住的土面,土还湿着,晨露渗进了半指深,“根须在土里绕得密,划的时候刀刃别歪,我盯着光带,你跟着光走。
”
陈溪拎着半袋草木灰过来,布包的破洞比昨天又大了些,边缘的缝线全松了,她干脆把破洞朝外,用掌心死死捂着,指缝里漏出的细灰沾在手腕上,像撒了层碎煤。
“昨天撒的灰被夜风刮散了不少,尤其是显块根的那三棵周围,灰只剩薄薄一层,蛞蝓肯定盯着呢。
”
她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显块根的土面,土粒沾在指腹上,能感觉到湿润的凉意,“根须应该在往土里扎,补灰的时候别碰土面,免得压实了影响透气。
”
她从布包里抓了点灰,在手里搓了搓,灰粒细得像面粉,“我奶奶以前补灰,都要把灰搓碎,这样散在土上才均匀,不会烧根。
”
张梅抱着育苗本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葫芦瓢终于没再漏,包带被她用细藤条缠了两圈,免得滑肩。
她把本子摊在石桌上,纸页是粗糙的草纸,边缘磨得发毛,昨天记录的“挖老根”三个字被她用炭笔圈了两道,炭笔是昨晚特意削尖的,笔尖还带着点木屑。
“农书里说老根会分泌抑制性的汁液,要是留着,周围的萝卜芽长到一半就会蔫,得挖得连须根都不剩。
”
她摸出那把断了半寸的塑料尺,尺身有道裂痕,是上次量根须时摔的,“等挖完老根,得再量量块根,昨天最壮的那棵是0.9寸,今天要是能到1寸,就说明老根没抢太多养分。
”
黄鼬啃完土豆,叼着啃剩的土豆皮跑到林砚脚边,把皮放在她手边,像是在分享“战利品”,又用头蹭了蹭她的手背,才转身往最后一排萝卜芽跑,小鼻子凑到土面嗅,时不时用爪子扒扒土,帮着找蛞蝓的痕迹——它记得昨天张梅说蛞蝓专啃根须,得提前找出来。
林砚走到最后一排末尾,苏野的蓝光已经在土里圈出个半尺宽的圆,光带边缘很稳,没丝毫晃动。
“老根的主根有手指粗,须根像网似的绕着,”苏野的声音压得低,怕惊飞附近的小虫子——有些虫子会顺着声音爬过来啃真叶,“你用军刀贴着光带划,深度别超一寸,刚好切断须根,别戳太深,主根在下面两寸处。
”
她把军刀递给林砚,刀身泛着冷光,刀刃边缘磨得锋利,却特意把刀尖磨圆了些,“怕你不小心戳到块根,圆刀尖就算碰到,也不会划坏。
”
林砚握着军刀,指尖能感觉到刀柄的木纹,是老桃木的,被磨得发亮。
她把刀尖贴着光带内侧往下送,只进土一寸,然后慢慢划圈——刀刃碰到须根时,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咬碎干树枝,老野菜的须根比萝卜芽的韧得多,得用手腕发力才能切断。
“这老根应该是去年雨季长的,”她边划边说,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滴,落在光带圈住的土上,洇出小小的湿痕,“那时候雨多,野菜长得疯,根扎得实,现在不挖,等块根膨大,养分全被它抢了。
”
苏野的蓝光跟着往下沉,光带紧紧裹着老根的主根,能清晰看见主根上的纹理,像拧在一起的褐色细绳。
“再往深半寸,快碰到主根了,别用刀戳,会断在土里,得换小铲挖。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突然,光带猛地亮了亮,边缘泛起细碎的光点,“小心!老根须上粘了蛞蝓卵,白色的,米粒大,密密麻麻的,得一起挖掉,不然孵出来,整排的根须都得被啃烂。
”
林砚赶紧放下军刀,换成那把裂柄小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