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3)
晨雾像浸了水的旧棉絮,裹着农舍迟迟不散,篱笆旁的腐行者焦尸泛着暗沉的黑褐,夜里凝结的露水滴在炭化的皮肤上,发出“滋啦”的轻响,那股混合着焦糊与腐臭的气味,顺着风飘得老远,连堆肥处的干草都沾了点味。
林砚拎着裂柄小铲过来时,指尖还沾着昨天采收萝卜时的湿泥,她蹲下身,用铲尖轻轻拨了拨焦尸——表皮已经脆得一碰就掉渣,昨晚缠绕的铁丝还嵌在焦黑的腿骨上,锈迹和焦肉粘在一起,扯一下就有细碎的炭粒往下掉,落在地上碎成更小的颗粒。
“得挖个两米深的深坑埋了。
”
林砚直起身,腰杆还带着昨天弯腰采收萝卜的酸意,抬手捶了捶,“就算烧透了,这气味也会引来野狗,甚至其他腐行者,只有埋得深点,再拌上生石灰,才能稳妥。
”
她往西南角的废墟望了望,晨雾里只有废汽修厂歪斜的轮廓,没见异常动静,却还是下意识攥紧了小铲柄——经历过太多次“平静下的突袭”,早已不敢有半点松懈,“苏野,你用蓝光探探东边那片土,看看有没有地下空洞,别挖着挖着坑壁塌了,反而麻烦。
”
苏野扛着军刀和粗麻绳过来,麻绳是从废仓库货架上拆的,表面生了层薄锈,却还结实,能用来抬焦尸。
“我刚用蓝光扫过,东边三尺那片土看着硬,下面是实的,没空洞,不会塌,就从那儿挖。
”
她指尖的淡蓝微光在地上圈出个三尺宽的圆,光带边缘很稳,没丝毫晃动,“挖够两米深就停,太深了不好填,也容易累着,咱们还要留力气加固窖口和篱笆。
”
她突然顿住,蓝光往焦尸旁的草叶扫了扫,光带里映出半枚浅淡的爪印,“还有新脚印,是之前那只探子留下的,绕着焦尸转了圈,没敢靠近,往西北方向跑了,草叶上还沾着咱们昨天撒的草木灰,能顺着找痕迹。
”
陈溪拎着半袋生石灰过来,布包是用旧军装改的,袖口的破洞又漏了点灰,她用手心死死捂着,指缝里漏出的白灰沾在手腕上,像撒了层碎雪。
“我奶奶以前埋腐东西就说,底灰要撒薄点防坑底返潮,盖灰得厚才压得住味。
”
她蹲下来,先往焦尸旁的地上撒了点灰,试了试湿度,“这半袋生石灰一共一斤,刚好够底灰半斤、盖灰半斤,再留二两给焦尸裹层灰,双重保险。
”
她摸了摸焦尸旁的土,指尖能感觉到露水的湿润,“现在土还软,得赶紧挖,等太阳把露水晒干,土硬得小铲都撬不动,更费力气。
”
张梅抱着育苗本和断尺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葫芦瓢被晨露打湿,水珠顺着瓢沿往下滴,洇湿了包带,她却没顾上擦,先凑到萝卜窖旁,用断尺量了量窖口的铁皮——
铁皮边缘比昨天松了半寸,是昨晚腐行者扔钢管砸的,她赶紧用手按住,“铁皮有点松,得找块石头压牢,不然风一吹就晃,窖里的萝卜会冻着。
”
她蹲在石桌上翻育苗本,炭笔在粗糙的草纸上飞快划动:“窖藏加固日:窖口铁皮因腐行者撞击松动,需加半尺见方石块压牢;腐尸需深埋两米,拌生石灰一斤(底灰半斤防返潮,盖灰半斤压味);西北方向发现探子脚印(带草木灰痕迹),需加强警戒”,写完又用指甲刮了刮窖旁的草木灰圈,灰粒还紧实,没被踩过的痕迹,“蛞蝓没靠近过窖口,灰圈还管用。
”
黄鼬蹲在林砚脚边,小鼻子凑到焦尸旁嗅了嗅,突然往后退了两步,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鸣,像是嫌味重,又像是在示警。
它往西北方向跑了两步,回来时嘴里叼着根沾灰的草——草上的灰是昨天陈溪撒的警戒灰,显然探子从这儿跑过,蹭到了灰。
它把草放在林砚手心,小尾巴晃得欢,像是在说“跟着这草能找着探子的窝”。
张梅看见,赶紧在育苗本上加了句:“黄鼬协助发现探子痕迹一处,警戒贡献+1,奖励带皮烤红薯一块”,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黄鼬图案,歪歪扭扭却透着可爱。
林砚拍了拍黄鼬的头,把草扔进焦尸旁的土堆:“先处理腐尸,探子的事明天再说,埋完咱们还得加固窖口和篱笆,别让萝卜出问题。
”
她走到苏野圈出的地方,小铲刃贴着土面往下插,刚进土半尺,就碰到硬邦邦的土层,比其他地方实得多,她用铲尖敲了敲,“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