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剑君前夫斩情证道以后> 第55章 重蹈覆辙 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听你的……
第55章 重蹈覆辙 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听你的……(2/3)
她也能生长得高一些,快一些,坚韧一些……
“季莼,不是这样的。
”但是叶鸢说,“就算你今日和剑君一样强大,我也会走,因为是我自己决定了要走。
”
“叶鸢,你怎么能这样说?难道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季莼伤心极了,眼眶红红的,“是不是我本也不该来这里见你?莫非我想为你做什么都是徒劳么?”
“我很高兴你来见我,我一直在等你来找我。
”
叶鸢真心实意道。
“季莼,若说我期待你做什么,那我只期望你能好好的。
”
“我比你多活了好几百岁,你却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我理应就是要保护你的。
但在过去,我像你这么大时,也曾受过别人的保护。
”
叶鸢轻轻握起季莼的手,眼睛里闪着光,仿佛已经看见了这稚嫩花朵将坚实的根深深扎入地底,茁壮地生发起来的模样。
“只要你好好的,终有一天,你也将变得强大。
到了那时,你同样不会吝惜臂膀,去为那些更柔弱的人们遮蔽风雨,这样便十分圆满、十分足够了。
”
季莼凝视着叶鸢,在这一刻,她真想向叶鸢许下承诺,但泪水已经快要夺眶而出,所以季莼只能转过脸去,让眼泪偷偷滚落进树影之间,不让对方看见。
流掉那几滴海水般苦涩的泪珠,季莼觉得身体好像都要变得轻盈起来,她再次望向叶鸢,想最后抱一抱她,但忽然有一阵暖风将她拂开,叶鸢惊讶的脸庞在她视野中越来越远,然后季莼就跌进了树丛中,几株绿藤接住了她,将她轻柔地放在地面上,季莼迷迷糊糊地抬起头,在自己原先所站的地方看见了凝澜仙子月轮般清丽的身影。
谁能想到那位洛书岛主、青巽掌门、天下无人不知的第一美人竟然也会爬树,她故意站在那里,冲季莼笑了一笑,看见她目瞪口呆的神情,才满意地转过身,跃进了小楼中。
一到叶鸢面前,凝澜仙子就抱怨起来:“小姑娘就是烦人,道别的话说了那么多都没有说完,真真是心中有道不尽的情长。
”
“……我看你还不如小姑娘。
”旁观全程的叶鸢表示,“小姑娘都不会做这种欺负人的事。
”
“欺负自己的徒儿怎么能叫欺负!”燕珂理直气壮,“再说了,我还有话要对你讲呢!”
叶鸢点了点头,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凝澜仙子敛去玩闹的神色,问道:“此去东明山,依你所见,颜思昭与无霄一众人等会不会对你不利?”
“我想不会。
”叶鸢说,“我相信百里师兄和琅师姐的为人,至于思昭……我也有些事要慢慢与他说。
”
“我明白了。
”凝澜仙子点头道,“若是如此,你现下去东明山是最好的——要攻上东明山,丹鼎门主还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
”
叶鸢侧过脸:“洛书岛呢?青巽会不会受我所累?”
“洛书岛地处偏僻,毗邻大荒海,自成一套灵脉流转之形。
此外,洛书阵盘借势荒海,易守难攻,如今荒海秘境流落到别处,那些习惯了高山灵脉的山门更加不至于将主意打到这里来。
”凝澜仙子坦诚道,“但你若留在洛书岛,我的确没有十成把握令青巽不受我的决断连累,也没有十成把握能护住你。
”
“这样便好。
”叶鸢颔首,“我也的确要回去一趟,到东明山寻一些东西。
”
“叶鸢。
”凝澜仙子却忽然说道,“你会怪我吗?”
“我不会怪你。
”叶鸢回答道,“如果你感情用事,耽误了应承担之责,我才要怪你。
”
她往外看了一眼,然后对凝澜仙子微笑起来:“我此行都一一看见了,燕珂,你把洛书岛照看得很好。
”
若是几百年前,叶鸢对她说这样的话,那她是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叶鸢留下来的。
哪怕是今日,那一句话也已经冲动地涌到了舌尖,但燕珂摸到腰间的剑,终究是选择了那条不负“凝澜仙子”之名的道路。
同样地,她知道叶鸢此时将要前往的远方,一定也是她道心所向之处。
“……那小姑娘以为修为再高一些,今日便能伴你同行,实在是天真得可笑。
”燕珂寂寥地垂下眼眸,“人活得越久,缠连的因果越多,更难以抛下一切,只为一念而去。
”
叶鸢正要说话,却被凝澜仙子的指尖贴住了嘴唇。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叶鸢,毕竟我不是季莼那小丫头。
”燕珂对她笑道,“我活了这么久,自然知道人各行其途,谁也不能永远陪伴谁——我知道我们相遇相识便已很好,这一次在洛书岛重逢更是意外之喜,纵然擦肩而过也该满足……我都知道,叶鸢,不用你教我。
”
她笑着说着,忽然落下一滴泪。
“但是叶鸢,这次你又要前往何方?你将面对的是怎样强大的敌人?我知道不应心急,待时机成熟时,你也许会告诉我……但你丢下我的那五百年太长了,也太凄楚了,我实在不敢想起,又不敢不想起,我怕这次一别,会真的成为永诀。
”
叶鸢环住燕珂的肩膀,两人的身份年岁仿佛忽然被倒转过来,凝澜仙子反而成了藏在她怀中抽泣的小女孩,叶鸢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脊背,一边温声说道:“你怎么哭了?燕珂,你不是说你不是小姑娘吗?”
“这几滴眼泪算得了什么?这五百年来,我掉的眼泪可填荒海,我恨不得你通通看见。
”
“我不会再那样做了。
”叶鸢认真地说道,“我答应你,这次我再不为谁舍去性命,你千万要信我这一次。
”
“真的么?”燕珂问道,“你还会再来洛书岛见我吗?”
“会的,只要诸事平息后,还有一个风平浪静、天朗气清的日子。
”叶鸢说,“只要有那样的一天,我一定会到这里来看望你。
”
燕珂久久地凝望着叶鸢的面容,从那双眼中确认了这个承诺。
她的脸上犹带泪痕,却已展露了笑容,美得令叶鸢也不禁动容。
“好,那我便镇守于此,守护这一方清平。
”她说,“若有晴空映海,我就到沙岸眺望……”
——“等你来见我。
”
####
季莼坐在琼棕树丛中,望着那座小楼,发呆了很久。
凝澜仙子的脸冷不丁地出现在她上方,她差点要以为是有一只很大的鸟儿挡住了她的视线,看清那张美丽的面孔时,季莼几乎吓得跳起来,果然招来了青巽门主的取笑。
“你怎么这样冒失呀,季莼?”
“门……门主。
”季莼眼巴巴地看着她,还是忍不住问道,“叶鸢今日就要走吗?”
“大抵是今日吧。
”凝澜仙子说,“等颜思昭那厮……等剑君归来以后,无霄门人就要启程了。
”
季莼的眉毛委屈地纠成一团,小心地再问道:“那弟子能不能,和无霄门人一同……”
“自然不行,你还知道你是我的弟子啊?”凝澜仙子毫不留情地戳了一下她的额心,“从明日起,你休想再躲懒,为师要亲自教导你修炼,等叶鸢再来,定要把她吓得认不出来你。
”
季莼被这一下推得仰倒,顿时碎叶飞溅,而她就怔愣在叶丛中,好一会没有说话。
凝澜仙子坐在她身边,静静地垂眸看她,直到季莼那双残留着忧郁的天真眼眸渐渐褪去阴霾,碧空如洗般清澈晴朗起来。
“季莼,我再问你一次,你可愿拜入我门下?”
季莼连忙挣扎着起身,双膝触地,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拜师礼。
“我愿意。
”
季莼没有追问叶鸢的归期……她自然愿意早一些与叶鸢再会,但她同时也想着,若果真要许久之后才能重逢,等到再见时,自己真的已成为了如凝澜仙子一般的强大修士也未尝没有可能。
当叶鸢再如鸟儿般飞到这座岛上来——
如果在未来,真有那么一天降临——
季莼在心田间种下了这颗小小的、充满希望的种子。
####
天地初开时,灵气混沌于大荒海,天道造设灵轨,令秩序分明,由此在人界布下至理。
这是颜思昭曾在重陵塔书中看见的语句。
若真如书中所述,大荒海便是万物万灵的起源之地。
天梯重铸以后,为了使灵气不受魔气秽染,众仙门合力更造灵脉,将荒海作为引源,令灵气上浮,魔气下淀。
由此开始,来自荒海的灵气浩浩汤汤,奔涌四方,中途不受截断,在天地间圆融流转,甚至可抵达地处极寒之北的东明山。
但纵然如此,大荒海与东明山直接仍然相隔万里,荒海中的一滴水,不知要历经多少周折,才能化作东明山上的一片雪。
颜思昭的剑却粉碎了这条不曾有人质疑过的法则。
却邪残剑破碎虚空时,他现身于荒海之上,那柄寒铁的断口仍挟卷着雪霰,雪霰在陡然迎上热浪海风,刹那便融解成细微的水珠,没入海中。
叶鸢的双眼捕捉到了这个瞬间,于是她立即察觉,颜思昭的剑意已远远凌驾于海岳流形之上,若他剑指澹洲,恐怕那广袤之地也将如雪霰一般消融瓦解。
从这一刻意识到剑君令人胆寒的强大的人不止是叶鸢。
云不期的剑心为这一式深深震动,无论是作为剑修、还是作为弟子,他无法不向这名举世无双的强者求启这一战。
秘境的确给予了他堪称跨越境界的突破,他身为应龙的末裔,剑势更与水亲和,对决之中,整片荒海都成了云不期手中的巨剑,海波翻涌咆哮着,缠卷在云不期的剑刃上,隐隐展露巨大的龙形。
化作龙形的剑意以雷霆之势奔向剑君,那白衣剑修岿然不动,直到巨龙的锐利鳞爪真正迫近,他的袍角才轻动起来。
这一剑与巨龙相撞,并未出现风云变色之景……恰恰相反,天地几近寂静。
剑身没入海波,却滴水不萦,变幻莫测的水流似乎在此时被凝结成冰,而后剑势一凛,狂波毫无还手之力,被骤然震碎成雾雨。
但这道剑气没有止步于此,它撕开巨龙的身躯,溯风而去,云不期目睹着自己的剑势被另一种剑意寸寸剖解,那剑意的锋利洗练到了极致,它无声地贯断海流,仿佛不过是从绿萼上掸去柳絮,而在雾雨散尽之时,这一剑终于来到了云不期眼前。
剑尖触及云不期眉间的刹那,强风骤止,这时他才想起那不是一柄剑,而是师尊随手折取的一条木枝,此刻这段木枝终于承受不住庞然剑意,化作一捧齑粉,缓缓从剑君指间流走。
云不期脸上的愕然还没散去,但风浪已息,白衣剑君站在光洁如镜的海面上,平静地对他说道:“你可看清了?”
他没有立刻回答,方才惊心动魄的一式还刻印在他心中,在灵台中反复重演,最后终于慢慢熄灭、沉淀,再浮现起来时,已是截然不同的领悟。
云不期的眼睫轻动了一下,他退开一步,行礼道:“谢师尊指点。
”
自入门以来,云不期作为弟子,与师尊以剑交锋的时间远远多过相处。
两人都有出世与孤冷的一面,并非轻易交心之人,但毕竟他们都是剑修,而剑意本就至诚,剑刃相击的一刻更胜于无数言语。
在剑之一道中,颜思昭以强横无匹的剑意一步一步将弟子引领向孤寒高绝之处,因此于云不期而言,师尊不仅是是令他竭力追赶的苍云绝壁,更是为他开蒙授道、如兄如父的存在。
剑君寡言,少有赞誉,但这一次师尊却对他说:“假以时日,你或许可登无人曾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