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盘(1/3)
章鹏说,什么是高手?高手就是不能折腕。
但谭彦却觉得他说得不对。
真正的高手要能屈能伸,禁得住人前显贵时的奉承,也忍得了卧薪尝胆的寂寞,要能在逆境中奋起,在低潮中跋涉,能经历风雨见彩虹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生活就是这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谭彦被众特警抛上天的照片,不但留在了百合的手机里,还登上了海城市公安局的微博首页,一天点击量便达百万。
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海城市。
一个拿笔搞宣传的“字警”击毙黑帮老大的故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传播力。
第二天一早,郭局带队前往特警大队听取汇报。
谭彦平铺直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还原事实,但当说到自己直面蒋坤枪口的那一刻,却忽略掉了抖如筛糠和闭眼开枪的细节。
他轻描淡写地用一句话阐释,“立即予以还击”。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
按照相关规定,警察开枪射击前必须要鸣枪示警,但在危急时刻可以直接还击。
谭彦把握着这个尺度,在郭局面前,他是不敢乱说的。
这些年,郭局可谓是看着他成长,他脑子里想些什么,稿子里能写什么话,郭局是了如指掌的。
所以谭彦尽量收着说,把一举破获贩毒团伙、击毙蒋坤的功劳放在全体参战民警身上,而自己只不过是捡个漏碰上了蒋坤而已。
但他越这么描述,廖樊等人就越添油加醋,将谭彦描绘得英勇无畏。
郭局是来挺他的,对他的低调也十分满意。
他虽然在会上并未表态,但临走的时候用力地拍了一下谭彦的肩膀,说了句:“你他妈这个小子啊!”
郭局一骂,大家都笑了,谭彦心里也有谱了。
当天下午,老庞就亲自带着小刘和小曲来到了特警队。
他们成立了宣传专班,开始搜集谭彦英雄事迹的材料。
老赵如愿以偿地去了市局文联,老庞现在是宣传处的牵头副处长。
他一改昔日的四平八稳,做事变得雷厉风行,像极了谭彦当时的样子。
小刘在借调期满之后,没有回到原单位,被老庞留了下来。
他比小曲会来事,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老庞告诉谭彦,郭局将谭彦定为重大宣传典型,力度不亚于在工作中牺牲的陈飞。
谭彦赶忙推辞,说人家都已经盖棺论定贴墙上了,自己还活蹦乱跳的呢,按规矩可不能这么宣传。
但老庞却声称,这是市局党委的意见,盖棺的英雄固然安全,但没盖棺的英雄更能承担典型引领的作用。
这次局里不但要给谭彦荣誉,更要将他推到省里甚至部里,让他成为全体海城警察忠诚奉献的代表。
谭彦知道,这又是郭局的一举两得。
他不但要帮自己翻盘和逆袭,而且还要让自己承担起更重要的宣传任务。
都说好事不出门,这次挺不容易出了个绝对正能量的大好事,郭局自然是要借机发力的。
新闻通稿、宣传文案、视频短片,所有的材料宣传专班仅用两天就初步完成。
楚冬阳又牵头召开了“过稿会”,字斟句酌。
经郭局批准后,市局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请来的媒体数量不亚于那次陈飞的报告会。
老庞作为新闻发言人,首先通报了海城市局开展“亮剑行动”的成果和打掉全省最大贩毒团伙、击毙公安部B级通缉令重犯蒋坤的过程,之后就发布了谭彦英雄事迹的宣传通稿,并现场播放了视频短片。
在短片中,谭彦穿着特警作战服,怀抱95式突击步枪,俨然成了海城特警的代表。
谭彦坐在台下,觉得脸红心跳。
但他还是低估了郭局,郭局想让他成为的,绝不只是海城特警的代表,而是所有海城警察的代表。
老庞继续发力,宣传专班也开足了马力,内外宣同步进行。
一时间谭彦的事迹广为流传,他的英雄形象也被制作成海报,张贴在海城的各个地方。
他终于被“贴在了墙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警察英雄,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文韬武略,战无不胜,再加上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他的壮举街谈巷议、人人皆知。
市局在中心会议厅,为谭彦召开了盛大的报告会,刘浪、小吕、百合作为事迹报告团的成员先后登场,最后压轴的自然是谭彦本人。
稿子是谭彦自己写的,这回他没客气,他知道这场演讲对自己的重要性。
十六年了,这是他第一次从幕后走到台前,这次他不仅是撰稿,更是主演。
在聚光灯下,他挺着胸膛,面对着台下上千名听众,高昂激亢地说:
“特警是什么?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警察,是特别能战斗的警察,是特殊时刻能出动的警察!我们信任彼此,依赖彼此,在危机中能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彼此。
我们心中的荣誉,是抛开那些私心杂念,在危机时刻用生命挡在群众前面。
这才是警察真正的荣誉,真正的忠诚!我们时刻准备着为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为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勇往直前、奉献一切!”谭彦的发言铮铮作响。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廖樊和特警队员们站起来鼓掌,许多人都听得落泪。
谭彦的演讲非常成功,鲜花掌声不断,荣誉和机遇也接踵而来。
市局将他的事迹材料上报到省厅,谭彦荣立了个人一等功,获得了全省青年卫士称号。
省厅又将他的事迹报到公安部,准备在年底参加全国的优秀人民警察评选。
谭彦忙得四脚朝天,演讲、采访、参加各种活动,百合成了他的“经纪人”,每天帮他拉出日程表。
在五人的小圈子聚会上,黎勇断言,“谭荣誉”快回市局了,没准能直接担任宣传处长。
但章鹏却说,据说最近老庞干得不错,郭局有意让他补处长的缺。
林楠消息灵通,说楚冬阳已经在副主任的位上干满了一个任期,市局党委最近曾议过他的提拔问题,照此推测,谭彦没准会去补他的缺。
谭彦摆手,说你们再忽悠,我都能直接提拔成副局长了。
但那海涛还是那句话,记住,藏锋,明白的人,锋芒不外露。
在回到队里之后,谭彦也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谭彦是特警大队历史上,第十五个获得个人一等功荣誉的。
队员们对他的态度从敬畏变成敬爱。
刚开始谭彦还有所顾忌,不时观察廖樊的反应,怕他心里别扭。
但从廖樊开始叫他“谭荣誉”开始,谭彦就明白了,特警与宣传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宣传处不能冒进,要瞻前顾后、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但特警不同,讲的不是人情而是实力。
你越强,别人就越认可你。
谭彦不仅成了别人眼中的英雄,还成了挠挠心中的“猪爸爸”。
在接挠挠的时候,大牛非要闹着跟谭彦合影,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的事迹。
挠挠和大牛和好了,“小飞机”和“小内裤”现在成了好朋友。
季敏没有当面祝福谭彦,而是给他发了一条短信:“祝福你,为你骄傲。
”谭彦心里涌出一阵酸楚,犹豫良久才回了短信:“谢谢你。
”
他带挠挠到麦当劳吃饭,又去了湖边。
挠挠高兴极了,在小书包里找翻了半天,将一个“猪爸爸”徽章递给了谭彦。
“爸爸,你比猪爸爸还要棒。
”挠挠仰望着谭彦。
谭彦接过徽章,别在了自己的衣服上。
“挠挠,爸爸教你一句话。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折断,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谭彦说。
“爸爸,这是什么意思啊?”挠挠不解。
“意思是,永远要靠自己。
”谭彦说。
海城市的夜晚宁静祥和,微风吹散了乌云,月亮映照着万家灯火。
谭彦在办公桌前静静地坐着,望着窗外墙上那幅巨大的宣传海报,感觉这一切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这么多年,自己都是在给别人作嫁衣,在挖掘别人的事迹,拔高别人的精神,成就别人的梦想。
自己每天嘴里说着荣誉,但荣誉却仿佛离得很远,光芒夺目却毫无价值。
但如今荣誉却来了,一下砸在了他的头上,让他能近距离地触摸,感受到那种力量。
荣誉太灿烂了,也太诱人了。
它能让一个平庸的人变得伟大,让一个懦弱的人变得坚强。
谭彦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越走越宽了,未来值得期待。
自己会回到宣传处吗,还是继续留在特警把两年干完?谭彦思索着,他知道,老庞如此卖命地宣传自己,目的也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