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拜帖(3/3)
青能看懂大半。
这时,由于好奇,霍去病也将视线凑了过来。
……
归家后,闻棠把李萝单独留在室内,同她交谈。
“今日去大将军府,观其府中亭台累榭,隶臣工匠,待人接物,你有何看法?”
李媪:“我远不及也。
”
“若是再磨炼几年呢?”
李媪:“亦不及也。
”
前面那句倒是说得没错,长平侯府中的家丞见过的许多大世面,经历多了,自然而然就磨炼出了待人接物面面俱到,为人处世八面玲珑的能力。
而李媪,她只是认识一点字,才当了将近一年的广牧君家丞,肯定不能和见多识广的长平侯府家丞相比。
但后面那句闻棠却不认同。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株累邪的牧场中当奴隶,身份低微,饥寒交迫,匈奴人的鞭子随时可能落在我们身上。
那个时候你可曾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来到天子脚下的长安城,并成为这富贵中的一员。
”
闻棠道:“莫要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
“喏。
”李媪顿悟,“李萝明白。
”
眼看时辰渐晚,李萝便不再打扰,因为明日要去廷尉府任职,闻棠很早就休息了,势必第二天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工作。
第二天,到了廷尉府,闻棠先去寻张汤。
他早就在正堂中等候了,说是等候也不准确,他前面的案上还有很多卷书简,都是这几日长安发生的各个案件的资料,虽然张汤的名声差到极点,什么酷吏,媚上之类的,整个长安基本都没人待见他。
但有一点却是别人无法抨击的,张汤此人,对于工作的态度十分认真。
和闻棠想象的差不多,张汤虽然长相周正,可兴许是因为廷尉当久了,坏事干多了,他身上有一种让人看了忍不住发怵的气势。
闻棠跟在他旁边看了一天竹简,张汤忙碌,她倒是挺清闲的。
至于廷尉府中其它官吏,几天前他们就知道府中要空降来一位关系户这个消息了,心里都挺忐忑的,不知这位权贵为人如何,是否会为难他们,一直到今天,见到闻棠本人,这颗悬到嗓子眼的心才被放下。
广牧君性格和善,而且一整天都在看卷宗,和他们基本没啥接触,所以这些官吏很快就将重心放到自己的事情上了。
毕竟廷尉府的工作真挺忙的。
但有一人却是例外,就是廷尉右监,闻父之前的上司,那位包庇东武侯的官员。
自从东武侯家丞被被杀后,他经过几日调查,终于在今晨查到了闻棠的真实身份。
她居然是闻长生之女。
知道这件事后,他当即汗流浃背,明明是大晴天,却浑身发冷,想要逃跑,可长安这么大,他又能逃到哪里呢?
就算他逃跑了,那他的妻和子又怎么办?
他就这样怀着即将会被审判的忐忑心情度过了一天。
可什么都没发生。
闻棠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搭理他,看他的眼神和看路边的一条狗也没什么区别。
不对,准确的说,看路边的狗都要比他和善一点。
廷尉右监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她根本不记得我了?或者准备放过我?
想到东武侯家丞的死,他很快打消了这个想法。
他内心忐忑,备受折磨,闻棠却准时下班。
离开廷尉府前,张汤将一枚印钮交给闻棠,告诉她可以拿这枚印钮去石渠阁查阅书籍。
石t渠阁因阁下有石为渠导水,故名石渠阁,相当于汉朝的图书馆,这里藏有许多图书典籍和汉朝档案。
脑内的图书馆看书需要积分,长安的图书馆却不需要。
正好她也想看看汉朝的图书馆究竟是何模样,于是离开廷尉府后,便前往石渠阁了。
这时,有小仆来报:“县君,府中收到了一张拜帖。
”
闻棠:“谁的?”
小仆答道:“是……卫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