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1/3)
            
              
				掌印太监此言一出,拱卫司、都知监、镇抚司的一众人等纷纷下跪行礼。
    众人眼见皇族的车队从他们面前走过,缓缓地驶入武侯大街尽头的一座行宫。
    
圣上有令,华瑶和晋明不得外出,必须暂居行宫,听候圣谕。
    
这座行宫名为“嘉元宫”,原本是嘉元长公主的府邸。
    
嘉元长公主,乃是华瑶的亲姑母。
    
昭宁十四年,嘉元长公主结党营私,谋危社稷,犯下了天理难容的大罪。
    当今圣上念在他与嘉元的“手足之情”,将她囚禁于养蜂夹道,迄今已有十一年。
    
圣上处死了嘉元的丈夫、女儿、近臣以及一众侍卫、侍女,只留嘉元一人苟活于世。
    
嘉元长公主在养蜂夹道中苟延残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太监日日夜夜给她讲述她的丈夫与女儿的死状——他们死于凌迟。
    血淋淋的肉片被扔在菜市口,就像一摊烂泥,野狗、贱民将其抢食一空。
    
嘉元本是金尊玉贵的公主,哪里受得了这等折磨?
早在几年前,她就成了疯婆子。
    民间戏称她为“蜂疯婆”。
    
凡是路过养蜂夹道的人,皆能听见
“蜂疯婆”的哭嚎,从早到晚,永无休止。
    
而今,圣上命令华瑶和晋明入住嘉元宫,他敲打这一双儿女的深意再明显不过了。
    
华瑶时刻谨记姑母的前车之鉴。
    她宁死也不会犯下相同的错误。
    
十几年前,姑母大张旗鼓地结交朝臣,大开贿赂之门,私下里与父皇谈笑时,也曾经顶撞过父皇。
    父皇面上不显,心中早生芥蒂。
    
姑母是父皇一母同胞的姐姐。
    姑母有恃无恐,以至于酿成大错。
    
*
华瑶住进嘉元宫的第一夜,不幸发了一场噩梦。
    
她梦见了姑母。
    
彼时的华瑶尚且年幼,身高还没一张桌子高。
    她仰起头,怔怔地望着姑母,只见姑母一身锦衣华服,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她喊了一声“姑母”,姑母立刻弯下腰来,对她温言软语。
    
姑母连声夸赞,说华瑶才思敏捷,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华瑶朝姑母挥了挥手,姑母就拔下她发间的一支珠翠金钗,送给华瑶当做见面礼。
    
后来,姑母出事,父皇震怒,淑妃生怕华瑶受到牵连,就找出那支珠翠金钗,偷偷埋到了后院的地下。
    淑妃严令禁止华瑶再提到“嘉元”二字,这么多年过去,华瑶都快忘记嘉元了。
    
长夜漫漫,华瑶从噩梦中惊醒。
    
床榻上只有她一个人。
    
谢云潇的住处离她不远。
    
但是,嘉元宫处处有眼线,华瑶不敢造次。
    她紧紧抱住自己的小鹦鹉枕,没来由地心慌起来。
    她反复推敲太监和女官的言行举止,甚至记起了今日白天,晋明斜眼看她时,那漠然讥嘲的一笑。
    
晋明的母亲是萧贵妃。
    晋明在朝堂里有他的部署,在秦州又有一块富饶的封地。
    他争不过雍城的兵权,那又如何?京城才是他的大本营。
    
华瑶仔细思索一番,重新安排了她的计划。
    直到黎明破晓时,她才昏昏沉沉地躺下。
    
鸡鸣三声过后,华瑶立即跳下床,沐浴更衣,着装打扮。
    她等来掌印太监的传召,便与太监攀谈起来,言谈间极是客气。
    
众所周知,晋明十分厌恶太监。
    他身旁从来没有任何太监伺候,太监必须离他至少十步之远。
    
今日一早,掌印太监先去了晋明的寝宫宣旨。
    
太监不能入内,只在殿外传话,跪安离去,沾了满身的晨露。
    如今来了四公主的寝宫,四公主对他和颜悦色,他不禁躬身道:“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
华瑶道:“借公公吉言。
    我奉父皇之命,外出一年,昨日才回京城,对于京城诸事一概不知。
    请问公公,宫里是否添了什么新规矩?嘉元宫里没有管事嬷嬷,我也不知道请教谁才好。
    ”
太监道:“宫里的规矩,从来没变过。
    殿下战功卓著,算得京城一桩佳话,太后娘娘也略有耳闻。
    殿下若有什么需求的,尽管吩咐奴婢便是。
    ”
华瑶会心一笑:“有劳公公,我在战场上受过重伤,落下了病根,如今身子有些虚弱,旧伤未愈,夜里时常惊悸,若是方便的话,我想请太医来给我诊脉。
    ”
太监再次行礼,方才告退。
    
太监出门之前,华瑶特意嘱咐她的侍女去搀扶太监,只因嘉元宫的每一道门槛都比其他宫殿的门槛更高一些。
    
此时的天色更亮,苍穹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