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二)怪字石碑之谜(3/3)
道:“大汗不必气馁。
大汗年少有为,他日中兴元室亦未可知。
诗中有云:‘埋宝于青丘之原兮,国祚长驻’,如今制诰之宝重现,并为可汗所得,难道不是天命所归么?”
林丹汗闻言道:“国师所言极是!”向诗稿后文看去,忽而凝眉,忽而展颜,道:“诗中所云之宝,似乎并非我制诰之宝,而是另有其物。
”
阿岐那一奇,道:“如不是制诰之宝,那还有何物能保得大元朝国运长久?”
林丹汗知事关重大,极力平息内心激动,摒去左右闲杂人等,才将诗稿交给阿岐那,说道:“大师请看诗后附文,提到当年惠宗移祚应昌之前,曾将一国之重器藏于深山,但究竟何处却语焉不详,后面有一首小诗,极可能是破解藏宝之处的关键,但为水濡湿,纸页破损,只剩下残章断句,未知其意。
”
阿岐那看那诗稿最后一页果然残损,勉强认得少许文字,合掌道:“从‘香林宝寺’四字看来,藏处乃我佛门圣地,‘呵壁石开’,意即宝物藏在墙壁之内,至于‘玉箫’、‘斜阳’,必是暗指取宝的物件及时机,这其中还可能运用到我释家的诸般法门,缺一不可。
可惜诗文不全,否则贫僧定能为大汗陛下解开此谜。
”
扎图达旺向林丹汗汇报那怪字石碑之事,林丹汗也感好奇,叫人拓来副本,与阿岐那及多位部落长者共作参详,却无一人可以识出。
最后阿岐那道:“长白山有一人兴许识得此字,贫僧愿亲往访问。
”
林丹汗有些疑虑,道:“何敢劳动国师?”
阿岐那道:“那人隐居雪山之中,世人难得一见,贫僧与他同在龙华会中有过数面之缘,那人不看僧面看佛面,瞧在贫僧面下,定会为大汗破解这怪字天书。
”
林丹汗道:“既然为同道中人,如能解开怪字之谜,本汗以三卷佛经贝叶相赠。
只是此事千万保密,尤其不能泄与女真人知道。
”当下将石碑拓本并佛经贝叶交与阿岐那。
阿岐那即日带同数名喇嘛弟子启程前往辽东长白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忽忽数月过去,阿岐那大师从辽东返回白城,禀告林丹汗,原来那碑正面文字译成汉字为:“得玉箫者得天下”,背面小字提及一件惊世之秘,大意为:元顺帝晏驾前,将一件国之至宝委托他人潜入中原藏于深山隐秘之处,重启之日便是重得天下之时,而开启的法门刻于一管先秦古箫名曰“玄女赤玉箫”之上。
林丹汗听了大喜,看来复兴蒙古大业要着落在这玄女赤玉箫上了,便命人秘密去中原寻找。
但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满洲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得了此信,遂萌并蒙灭明、一统天下的野心,也派出了一支人马南下,寻找玉箫。
其年他在赫图阿拉城告天,自命金国汗,建元天命,史称后金。
一场持续百余年的燎原战火就此肇端,九州百姓又要受苦了。
正应了那首元曲《山坡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喜欢新玉箫英雄传请大家收藏:()新玉箫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