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空山幽谷埋荒冢(2/3)
行道,众兄弟义薄云天,故而舍家来投,现于狂风堂效力。
“
少冲见他言辞铿锵,豪气干云,心下暗赞。
众人寻得一处洼地生起篝火。
姜公钓分派值守,严阵以待。
一夜忐忑,却相安无事。
破晓时分,林间浓雾未散。
参天古木遮天蔽日,丈外之物难辨形状。
众人在林中转来转去,竟三次回到原处。
少冲纵上树冠极目远眺,但见林海茫茫,不禁忧心忡忡。
吕汝才忽然在草丛中发现异状:“快来看!“众人围上前去,见他用镔铁棍拨开浮土,露出一具骷髅。
再掘四周,又现数具尸骸,衣物早已腐烂,几柄东洋刀锈迹斑斑。
朱华凤细察后道:“看来都是东洋武士。
“忽见一具骷髅左手握拳,指缝间似有物件。
她用短剑轻轻挑开,现出一个三寸铜筒。
以树叶包裹后拔去筒盖,内中落出一张纸条。
展开一看,满纸倭文。
众人虽不识东洋文字,但其中汉字已能猜个大概:这些武士奉主之命,前来寻找传国玉玺。
朱华凤沉吟道:“东洋人竟早知玉玺下落。
观这些尸骨完好,不似遭袭,倒像是饿死的。
“众人闻言俱是一凛——这林中无食无水,一旦迷失方向,难免重蹈覆辙。
见少冲沉思不语,朱华凤问道:“岳少侠在想什么?“
少冲目露精光:“我在想,玉箫与玉玺之间,是否暗藏关联?“
朱华凤恍然:“若真能凭玉箫找到传国玉玺,‘得玉箫者得天下'之说,倒是不虚。
“
少冲凝视着她:“公主消息灵通,想必知其内情。
“
朱华凤微微颔首:“略知一二,尚难确定。
不过传国玉玺流落此处的传闻,恐怕不假。
来时的路上,我曾听闻此地发生过一桩离奇的妖狐案......“
晨雾缭绕的林间,忽然掠过一丝若有若无的腥风。
众人正自彷徨无措,索性围坐篝火旁,听朱华凤讲述那桩离奇旧案。
“万历年间,有个名叫赵祥的秀才赴开封省亲,途经落凤坡时借宿在一户赵姓人家。
那家主母与他叙起族谱,竟攀上了亲戚,便以姑侄相称,留他小住。
期间赵氏为他张罗婚事,觅得苏家小姐梦馨为配。
新婚宴尔,赵祥乐不思归,在此盘桓数月。
临别时,娇妻将一件传家之宝托付于他,并道出赵、苏两家世代守护传国玉玺的秘密,再三嘱咐不可外泄。
“
朱华凤说到这里,火光映得她面容明暗不定:“谁知赵祥回到省城后,竟将嘱托忘得一干二净,将宝物献与官府。
官家一见此物竟是传国玉玺的仿品,立即派人前往落凤坡搜寻真品。
可笑的是,循原路返回时,那宅院竟消失得无影无踪,眼前唯见荒山坟冢。
“
“后来呢?“鲁恩急不可耐地追问。
“赵祥不久便瘐死狱中,此案也不了了之。
但民间盛传他遇上了狐仙。
更诡异的是,那件仿品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所有见过此物的官吏,上至巡抚下至差役,都相继离奇暴毙。
唯赵祥幸免于难,据说他连夜遁走,与苏梦馨隐居于世外桃源,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
此事引得东厂、风雪堡等各方势力闻风而动,却都无功而返。
若传国玉玺当真落入歹人之手,不知要掀起何等风波。
眼看暮色四合,众人只得拾薪升火,分食干粮。
铲平帮所带粮草有限,这一餐怕是最后一顿了。
忽然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姜公钓凝神道:“深秋雷雨,实属罕见。
莫非真有什么阴兵厮杀?“
话音未落,雷雨声中果然传来金铁交鸣、战马奔腾之声,夹杂着喊杀与惨叫,仿佛有两军正在林中激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竖耳细听,那声音忽远忽近,飘忽不定。
李自成自告奋勇前去查探。
姜公钓命人高擎火炬,为他指引方向。
但见少年持刀举火,独自没入漆黑林海。
远处那点火光时隐时现,众人都为他捏一把汗。
少冲赞道:“此子胆识过人,他日成就必在你我之上。
“
姜公钓却不以为然:“此子虽具雄才,却心术不正。
因欠债杀人,因妻子不贞弑妻,背负人命方才落草。
纵能成事,也难长久。
“
良久,李自成安然返回,禀道:“属下循声行了五里,至一山谷,但闻喊杀震天,却不见半个人影,如同空谷回音。
“
众人面面相觑,心想莫非真是妖邪作祟?中原本是古战场,历来征战无数,若有冤魂不散,倒也说得通。
这时雷停雨歇,喊杀声也悄然止息。
众人正待歇息,忽见远处亮起一盏灯,随即另一处、又一处相继亮起,三盏灯成犄角之势,将众人围在中央。
姜公钓沉声道:“敌人欲使我等分兵,好各个击破。
咱们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
“
三盏灯不停移动,时高时低,忽而消失,忽而在别处亮起。
朱华凤恍然:“是孔明灯!不知在搞什么名堂?“
突然夜空中升起无数绿油油的光点,直向众人飞来。
紧张之下,有人已按捺不住拔出兵刃。
却见那群光点从头顶掠过,竟是萤火虫而已。
众人正要取笑那拔剑之人,夜空中又接连闪现数团焰火,明灭不定。
姜公钓凝目远眺,缓缓道:“是'鬼点灯',那里必有一处坟场。
“
朱华凤强自镇定:“姜长老莫要吓人,我才不怕。
“
“公主不信,可去一探究竟。
“
“我才不上当呢。
“
少冲却拾起一根柴火:“左右无事,去看看何妨?“
“真要去?“朱华凤迟疑道。
少冲淡然一笑:“活人尚且不惧,何况死人?“
火光跃动,映照着他坚定的面容。
密林深处,未知的危险正在悄然酝酿。
众人手持火把紧随少冲,果然行至一片荒冢累累的坟场。
火光所及,但见坟茔倾颓,荒草萋萋,白骨散落草间,森然可怖。
一阵异香随风袭来,直熏得人头晕目眩。
姜公钓神色一凛:“此乃樟树之香!莫非此处就是香樟林?“
想起妖狐案中描绘的香樟林应是朱门掩映、画阁凌霄,眼前却是这般凄凉景象,众人都不禁心生寒意。
少冲举火细看一块石碣,只见其上刻着“燕平伯“三字。
正要询问,姜公钓已沉声道:“'活阎王'燕平伯,百年前叱咤江湖的人物。
曾独挑西川八派,杀人无数,后来突然销声匿迹。
有人说他改邪归正,隐姓埋名;有人说他被仇家所杀,尸骨无存。
没想到竟葬于此地。
“
姜公钓逐一察看其他石碣,发现葬在此处的皆是武林中早年成名后神秘失踪的人物。
大多坟冢连碑碣都无,想必葬者不知其名。
其中几人姜公钓还曾有过一面之缘,不想都已作古。
想到这些人或许也是为寻玉玺而来,却玉玺未得先丧性命,即便得了玉玺又有何用?再想到不久后这里或许又要添几座新坟,碣碑上或许就要刻上自己的名字,他不禁浑身一颤,心凉了半截。
少冲发现远处另有一片气派恢宏的墓园,墓室多以巨石砌成,雕螭刻狮,甚是雄伟。
众人走近细看,见墓葬有新有旧,古墓碑文已模糊难辨,新墓则不过数年光景。
从碑文上的姓名推断,这似乎是一个赵姓家族十余代人的葬地。
越往深处走,忽有人惊叫出声。
火光映照下,但见无数鬼怪石像森然林立,各具凶相,张牙舞爪,却都凝立不动。
这些石像栩栩如生,令人毛骨悚然。
石像间散落着不少坟冢,与寻常汉墓以石龟托碑不同,此处皆以石羊驼负碑,碑文如乱麻芜草,无人能识,墓顶呈圆拱形,酷似蒙古敖包。
姜公钓年轻时曾游历塞外,认得这是蒙古八思巴文字。
但蒙古人历来崇尚天葬,对陵墓所在讳莫如深,葬后必驱万马踏平,待青草长起不留痕迹。
眼前这半汉半蒙的陵墓不伦不类,即便真是蒙古人效仿汉人葬制,又何以与赵氏家族同葬一处?
朱华凤越看越是心惊,颤声道:“此地诡异非常,咱们还是趁早离开为妙。
“
墓园后方是一片荒草地,鬼火明灭,阴气森森。
几处坟冢封土洞开,似是刚遭盗掘。
地上倒着一通墓碑,碑上泥土尚新,想来是盗墓贼特意从土中掘出,只为查看碑文。
众人举火细看,但见碑上刻着:
“昔元纪,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祚。
克明公睹元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落凤坡。
“
末处还有“嘉岳十一年立“字样。
朱华凤若有所思:“克明公?莫非是元裔苏克明?此人乃元世祖忽必烈五世孙孛儿只斤氏义亲王和尚。
当年元顺帝败走漠北,义亲王奉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之命,选精锐亲信,携家眷重金,乔装遁出大都,改姓苏氏——'苏'取死而复生之意,自名克明,寓意克明复国。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续道:“据说他派次子苏义驻兵鄄城,意图恢复大元。
但随后便遭追捕,族人四散逃亡。
没想到竟是逃来此地隐居。
幸而后来臣服新朝,否则早就人死族灭,哪还会有这片墓园。
“
少冲恍然:“看来赵、苏两家世代守护传国玉玺的传说确有其事。
那赵祥所遇并非虚幻,只是回来时寻不着原路,误入坟场,便以为遇上了妖狐。
“
朱华凤点头称是:“此言有理。
“
夜风掠过坟场,带起一阵呜咽之声,仿佛无数亡魂在暗中叹息。
便在此时,一名喽罗突然惊呼:“有鬼!“话音未落,一阵阴风卷地而起,火把顿时明灭不定。
飞沙走石间,众人连眼睛都难以睁开。
少冲隐约瞥见墓群中有几道黑影闪过,当即飞身掠去,厉声喝道:“什么人?“
他轻功卓绝,一个起落已追至近前,长臂疾探,直取对方臂膀。
那人身形一矮,灵巧避过,少冲随即伸腿勾其下盘。
只听“啊呀“一声,那人应声倒地。
少冲正要制其要害,忽闻背后风声骤起,当即回身一掌拍出。
“砰“的一声闷响,少冲连退数步,心下暗惊:来人功力非同小可!地上那人趁机连滚带爬遁入黑暗。
就在这电光石火间,姜公钓等人已蜂拥而至,鱼竿、板斧、铁棍、弯钩齐向那后来者招呼过去。
铿锵声中,四般兵器竟皆脱手飞出,尽数被那人夺去。
却听空乘朗声道:“阿岐那,果然是你!“
火光摇曳,映出来人面容,正是阿岐那。
只是此刻他面色蜡黄,神情委顿,全无在桃花坞时那副不可一世的倨傲之态。
阿岐那将夺来的兵器往地上一掷,冷哼道:“臭叫化,又是你坏我好事!“
少冲凛然道:“桃花坞让你侥幸逃脱,今日可没这般运气了。
“
阿岐那因私自参与赛宝大会被达赖活佛斥责,此刻被少冲提及,顿觉面上无光,强自辩道:“贫僧纵横塞北江南,未尝一败。
便是有违清规,谁人敢擒?谁人能擒?“
此言一出,朱华凤当即反唇相讥:“好大的口气!我看你的武功也不过如此,南少林一个只知诵经的和尚,都胜你千百倍。
“
阿岐那知她暗指空乘,不由仰天大笑,指着空乘道:“你说的是他?南朝武林中,少林寺同苦尚败在贫僧手下,这个呆头和尚更不值一提!“
朱华凤纤指转向少冲:“呆头和尚教出的聪明徒弟,你不是也打不过?“
阿岐那对少冲确有几分忌惮,却不肯示弱:“师父尚且不济,何况徒弟?不必再战。
“
“阿岐那,你怕了?“朱华凤语带讥诮。
阿岐那眉峰一挑:“贫僧纵横天下,何曾怕过谁人!“
“达赖活佛也不怕么?“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