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庭轩,顾玺未来的同事、朋友之一。
当然,人有亲疏之别,顾玺与柏瑾之、韦乐言的关系更亲近;曾庭轩与宁一帆也更好,两人是自高中就结识的挚友,几乎无话不说,志趣相投。
据说两人相识于高二的全国物理竞赛,共同参加国际物理竞赛,后来又共同保送入同一所大学。
虽然专业不同,但硕博都在同一所学校,工作又进了同一所研究院。
前世十几年的友情,两人从没闹过矛盾。
如今还没开始,貌似就因为他出问题了。
顾玺将手机还给同学,匆匆找到正在图书馆看书的宁一帆,单刀直入:“一帆,你和曾庭轩打赌的事,我听说了。
”
宁一帆抬起头,微微皱眉:“我本来不想告诉你的。
”
顾玺明明学业优秀,却老被人在背后编排成绩作弊,宁一帆怕影响他心情,导致他考试失误。
“反正你肯定能拿高分,狠狠打那些家伙的脸。
”宁一帆笃定道:“到时我会揪着那个叫曾庭轩的家伙,当全国记者的面向你道歉。
”
顾玺摆摆手:“那倒不必……而且,你认识曾庭轩吗?”
“听过他的名字,不认识。
” 宁一帆道。
两人都是中学时就参加各种竞赛的学神,都听过或在获奖名单见过对方名字,只是不在同一赛区,没见过面。
“我觉得你们……嗯……有很多共同点,所谓不打不相识,也许到时候能成为朋友呢?”顾玺小心翼翼劝道:“没必要把打赌的事放在心上,免得影响你们的友谊。
”
“想多了,我不可能跟那种随意污蔑别人的家伙当朋友。
”宁一帆斩钉截铁道。
知道宁一帆是为自己义愤填膺,顾玺心里有些无奈,又有些暖意。
宁一帆的信任让他感动,但这火药味十足的“打赌”显然只会加深矛盾。
他拍了拍宁一帆的肩膀,没再多说什么,心里却开始盘算:怎么才能让这两个同样骄傲又固执的家伙,别再针锋相对?
宁一帆这边劝不动,顾玺想了想,打开笔记本电脑,输入刚才记住的Q号。
顺着社交平台的关联信息,追踪蛛丝马迹,最终定位到了一个名为“极客工坊”的理工技术交流论坛。
访问痕迹显示曾庭轩的Q号经常登录这个网站,是这里的常客。
点开链接,发现是一个界面简洁的论坛,没有花哨的装饰,只有密密麻麻的标题,充斥着《量子纠缠观测新方法探讨》、《基于FPGA的高速信号处理实现》、《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优化》……这类专业标题。
滚动鼠标,顾玺发现帖子的讨论深度和专业程度令人咋舌,参与者的ID后缀常带着“博士”、“工程师”甚至“研究员”的头衔——这显然是一个汇聚了顶尖理工科头脑的专业领域。
顾玺很快在一个“物理实验与探索”的子版块找到了曾庭轩的痕迹。
他的ID是——“探索者曾”。
与论坛里那些高深莫测的讨论相比,曾庭轩的发帖透着一股稚嫩却执着的学生气。
他分享着自己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测量重力加速度改进实验”,兴奋地描述着数据,又苦恼地列出误差分析;他提出关于“如何精确计算斜面上物体摩擦力与角度的关系”的问题,措辞严谨,却明显带着高中生的知识局限。
然而,这些帖子大多石沉大海,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