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重工整合与深海隧道(3/3)
而“大地号”受刀盘磨损(每小时更换2个滚刀)的影响,速度仅2.1米/小时。
第二天深夜,“大地号”突然遭遇喷涌性漏水(涌水量57m3/h),被迫停工注浆。
佐藤脸色惨白地看着监控屏幕,红警建筑师正操作全自动注浆机器人(注浆压力3.7MPa,响应时间18秒),而他的团队还在手动搬运速凝水泥。
72小时后,最终数据公布:红警一号掘进87.6米,大地号掘进50.4米。
钱七虎院士在总结会上特别指出:“红警系统的实时地质建模技术(每0.5秒更新一次掌子面数据)和自适应控制算法(自动调整推力/扭矩参数),代表了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方向。
”佐藤当场签署技术共享协议,但当他看到红警的纳米刀盘材料配方时,突然瘫坐在椅子上——这种立方氮化硼+石墨烯的复合结构,日本至少需要五年才能研发出来。
隧道工程推进至8.3km处,沉管段施工启动。
在马尾造船厂,24个碳纤维沉管正在预制,每个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约3.2万吨。
红警建筑师操作真空灌注机将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注入模具,王强用超声探伤仪检测内部质量,波形图显示【孔隙率0.08%,远低于国标0.5%的要求】。
当第一批沉管浮运至施工现场时,台湾“海巡署”的巡逻艇试图阻挠,林峰直接联系国防部,半小时后,海军052D驱逐舰驶入相关海域,巡逻艇仓皇撤离。
资本战场的较量也进入了白热化。
高盛联合鼎晖投资通过收益互换持有三一重工15.3%的股权,试图在董事会上否决深海隧道预算。
林峰启动“员工持股计划2.0”,向隧道工程团队定向增发3.7亿股,募资157亿,同时邀请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战略入股(持股5.8%),彻底巩固了控制权。
当年度股东大会投票通过270亿工程预算时,高盛亚洲区总裁在香港办公室摔碎了珍藏的波尔多红酒。
三个月后,盾构机突破12km里程碑,掌子面突然出现古生物化石群(3.2亿年前的珊瑚礁遗迹)。
系统立即启动无损勘探:【3D激光扫描精度0.1mm,化石完整性92%】,并自动调整掘进路径偏移2.7米。
这个意外发现引发了考古界的轰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全程直播化石提取过程,宏图伟业的股价因此连续三天上涨,市值突破5000亿。
深夜的指挥中心,林峰看着隧道贯通模拟图:【剩余里程7.2km,预计3个月后贯通】。
系统资源面板更新:
重工产业链整合度:91%(已掌握盾构机、起重机、特种钢全产业链)
深海隧道完成度:62%
国际技术联盟:中日德三国盾构机企业(共享部分专利)
他的目光被声呐异常信号吸引——那个位于隧道下方120米的37米空洞,振动频率稳定在1.2Hz,系统分析【生物可能性升至83%】。
林峰决定派出微型水下机器人(直径15cm,续航6小时)一探究竟。
当机器人传回实时画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黑暗的海水中,一群发光生物正围绕着某种金字塔状结构游动,结构表面的几何纹路与红警系统的量子纠缠符号高度相似……
“准备载人潜水器,”林峰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要下去看看。
”系统突然弹出最高级别警报:【检测到高强度能量反应,建议立即撤离!】,但他已经按下了潜水器的启动按钮。
在深海的幽蓝光芒中,人类基建狂潮的下一个奇迹,正等待被揭开。
喜欢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请大家收藏:()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