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助刘彻掌权(1/2)
未央宫看着静,底下早搅成了浑水。
建元初年的朝堂,哪有后来汉武帝说一不二的光景?窦氏虽不大出门,可她信奉的黄老无为,像条看不见的绳子,把刘彻想干事的念头捆得死死的。
窦婴、田蚡这些外戚勋贵,盘根错节地占着位子,要么守着老规矩不愿动,要么各打各的算盘,刘彻想革新,他们多半是瞧着,甚至暗地里拦着。
上林苑那夜跟林渊聊过之后,刘彻满脑子都是“大一统”“盐铁官营”“打匈奴”的念头,恨不得立马就干。
可他试着在小朝会上提了句要加强北边骑兵训练,再聊聊盐铁的好处,当场就被泼了冷水。
“陛下,匈奴那边还是靠和亲稳住好,轻易动兵,耗了国力,百姓可遭罪了。
”一位白胡子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引经据典绕了半天,核心就一句话:别折腾,让百姓歇着。
掌管财政的官员也皱着眉:“盐铁是百姓过日子的根本,要是朝廷管起来,这不跟百姓抢利吗?万一闹出事就糟了,再说这事太杂,朝廷也未必管得好。
”
刘彻看着底下那些人,有的是真担心,有的是揣着坏心思,胸口堵得发慌。
他心里门儿清,这些阻力的背后,是长乐宫里坐着的祖母窦太后。
退朝后,刘彻把人都打发走,一个人在宣室殿里来回走,满肚子烦躁。
他叫来了卫青,如今最信得过的郎官侍卫,还有几个悄悄召进宫的年轻官员,里头就有靠《天人三策》露了脸的董仲舒,以及凭着纵横之术在金马门待诏的主父偃。
可面对盘根错节的老势力,这几个人也没什么好办法。
“陛下,这事急不来。
”卫青话不多,可看问题准,“有太皇太后在,那些老臣就有靠山。
”
“难道我就只能看着日子一天天过,什么都干不了?”刘彻一拳砸在案几上,脸上满是不甘。
就在这时,一个心腹小黄门轻手轻脚走进来,递上一卷封好的竹简,低声说:“陛下,上林苑那位先生送的。
”
刘彻一下子来了精神,赶紧拆开。
竹简上没多少字,没说具体该怎么做,只给了个思路:
“没成气候的时候,得会借势。
黄老学说也不是没根基,陛下不如先别谈打仗、盐铁的事,转而推崇《春秋》里的大一统,把教化搞起来。
用儒术里的‘尊王攘夷’,暗里帮着陛下把权力集中起来。
等有本事的人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