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亦师亦友(1/3)
长安的秋气越来越浓,未央宫里的银杏树都染成了金灿灿的。
刘彻照着林渊在背后教的法子,一次次把朝堂上的麻烦化解掉,还慢慢把董仲舒、主父偃、卫青这些有本事的年轻人拢到身边,脚下的根基总算一点点稳了。
虽说太皇太后窦氏那股子看不见的束缚还在,但这年轻天子心里的蓝图,倒越来越清楚,开始试着在能折腾的范围里,一笔一划往下画。
这天,宣室殿旁边的暖阁里,炭火烧得暖洋洋的。
刘彻让所有侍从都退得远远的,就留他和林渊两个人。
案几上摊开的,不再是之前那粗略的舆图,换成了更细致的郡国分布图,还有些记着钱谷、户籍的简牍。
“先生,”刘彻眼里亮得很,带着股要亲手改写历史的兴奋劲儿,“按您之前教的,我这阵子翻来覆去琢磨,想削弱那些藩国,除了用‘推恩令’让他们把土地分给子弟、拆散势力,或许还能加一道‘左官律’和‘附益法’。
明着规定诸侯王不能自己给人封高官厚禄,也不许朝廷里的官跟诸侯王走太近,这样就能从根儿上剪了他们的帮手,您觉得怎么样?”他虽说在问,眼神里却透着笃定,显然这事早想透了。
林渊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赞许:“陛下能举一反三,想得周全。
这两条法令要是能推下去,确实能再压一压诸侯,把中央的权力攥紧些。
但法令推行得慢慢来,尤其得选好时候,等‘推恩令’先让他们内部闹起来,再用这法子,阻力就能小不少。
”
刘彻听着受教地点头,又指着跟财政有关的简牍:“先生之前说过盐铁官营,我琢磨着,这事牵扯太多人,不如分步骤来。
先挑一两个重要的郡国试试水,设上盐官、铁官,摸出点门道,等看出成效了,再在全国推开。
另外,还能搞算缗、告缗,让商人按财产交税,再鼓励人告发藏着财产不报的,这样军饷就能多些。
”他说话的口气里,已经有了帝王的决断和算计。
“陛下想得周到,稳扎稳打才是长久的法子。
”林渊认可了他的思路,又提醒道,“但得记着,跟百姓争利不能太过分,还得设个平准官,管管物价,别让官营搞垄断,最后坑了老百姓。
强国的根本,说到底还是为了让百姓安稳。
”
“我明白!”刘彻郑重应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