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仙十六(3/3)
”
“百万钱”三字砸得媒婆眼冒金星。
消息传回,韦恕惊愕冷笑:“他若有百万,何至泥里打滚?痴人说梦!”谁知素来温顺的女儿竟轻声道:“既是父母之命,或是天意也未可知。
”这话如石投水,韦氏夫妇相顾无言。
几日后,老张头真赶着破驴车来了。
几个麻袋卸在院中,解开竟是扎扎实实的铜钱,堆成小山!韦家上下目瞪口呆。
老张头只憨笑着,泥手将钱一摞摞码在青石板上。
韦恕望着钱山,又看看女儿平静低垂的脸,终是长叹一声。
韦小姐嫁过去,日子平静如水。
韦家却自觉颜面扫地,断了往来。
几年后,长子韦义方思妹心切,瞒了父母,骑马寻往六合县。
乡邻却纷纷摇头:“张家?早搬走喽!只听说往王屋山深处去了!”
王屋山层峦叠嶂,韦义方在山中转得人困马乏。
绝望之际,一个担柴樵夫打量他:“公子可是姓韦?寻亲的?”遂引他踏上一条藤蔓遮蔽的秘径。
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云雾缭绕中,竟矗立着朱门玉阶的仙家府邸!青衣童子含笑相迎:“舅爷请进,主人久候了。
”
厅堂富丽,环佩轻响处,走出的盛装丽人正是胞妹!她神采流转,周身隐有光华。
兄妹重逢,恍如隔世。
叙话间,青衣侍女附耳低语,老张头——此时身着云纹鹤氅,气度非凡——朗笑道:“蓬莱故友相邀,贤妹随我同去,日暮即归。
舅兄稍待。
”言毕与妻子携手出庭。
霎时间,庭中祥云翻涌,五色光华流转,清越笙箫自天外飘来。
两只华美青鸾火凤长鸣降落。
老张头与妻子各乘一凤,十余仙童驾鹤相随。
一行人乘云御风,直上青冥,向东隐入云霞,唯余仙乐袅袅。
暮色四合时,仙乐再临。
彩云托着凤驾归庭。
老张头执手相告:“此地清虚仙境,舅兄虽有缘至此,却不可久留。
此别恐难再见。
”韦小姐含泪递过一对玉镯:“烦告爹娘,女儿安好,勿念…”老张头取出一顶破旧席帽并二十块马蹄金:“尘世路远,音书难通。
金子奉养双亲。
这草帽…”他意味深长道,“若家计艰难至极,可持此帽往扬州城北‘济世堂’,对王老说‘凭帽取钱’,可得十万。
”
韦义方懵懂出府。
再回首,唯见古木参天,来时小径已杳然无踪。
他怀揣金玉与破帽归家。
父母见物听言,悲欣交集。
数年后,韦家坐吃山空,金子耗尽,生计复窘。
韦义方翻出箱底蒙尘的破草帽,踌躇再三,终是踏入城北那间毫不起眼的“济世堂”。
精瘦的王老掌柜眼皮不抬。
韦义方红着脸讷讷道:“凭…凭帽取钱。
”
王老撩起眼皮,瞥了瞥那沾满陈年泥垢的破草帽,嗤笑一声:“就这?值十万?哪来的穷酸消遣老夫?”劈手夺过草帽,鄙弃地扔向墙角,“快滚!”
韦义方臊极欲辩,奇变骤生!那破帽竟“呼”地腾空旋转,帽檐迸出万道金芒!一声清越鹤唳裂空而至——只见一只神骏雪白的仙鹤,自那小小帽口振翅飞出!它绕惊呆的众人盘旋三匝,长唳穿云,随即冲破屋顶,直上九霄,消失在茫茫青天之中。
药铺内外死寂。
王老瘫坐于地,面如土色。
韦义方怔怔望着仙鹤消失的云天,掌心空空。
市井的喧嚣潮水般涌来:车轮碾过青石板的碌碌声、小贩的吆喝、孩童的嬉闹。
他忽然立在扬州城喧嚣的日光里,无声地笑了。
那顶破帽原是他鄙薄的泥尘印记,却内藏直上九霄的仙翼。
世人惯于仰望琼楼玉宇,殊不知真正的点化,往往藏在低处的尘埃里。
弯腰侍弄泥土的手,或许正握着开启云外天的钥匙;市井中蒙尘的旧物,或许裹着照亮迷途的星芒。
仙缘不在蓬莱远,而在低头处,那一念对本心的善待与虔诚。
喜欢太平广记白话故事请大家收藏:()太平广记白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