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能源困局与信息风暴(1/3)
“天枢”V0.8躺在工作台上,屏幕暗淡无光。
何强盯着这具沉寂的科技造物,拳头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
能源问题!这个看似基础的难题,此刻却如同无形巨锁,掐住了他的咽喉。
“艹!”拳头砸向工作台,震得工具叮当作响。
用“垃圾”拼凑的临时能量收集薄膜,效率低得令人绝望,高负荷运转时根本微不足道。
作为缓冲的小型锂电池在高精尖的“天枢之心”MCU和各种传感器面前,容量更是捉襟见肘。
“续航焦虑……”揉了揉眉心,低声嘟囔。
这感觉比前世项目经费断供时还要窒息。
无法长时间开启“天枢”进行复杂模拟和推演,许多需要持续运行的环境监控和网络分析任务被迫中断,研发效率大幅下滑,烦躁感如潮水般涌来。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主人,当前电量仅剩17%,建议尽快充电或进入节能模式。
”
“我晓得了!”烦躁回应后,深呼吸平复情绪。
解决能源问题,刻不容缓!既然短时间内无法从物理层面制造出更高效的能量源,那就只能先从信息层面寻找突破口!
目光中闪过决然,虎口处老茧不自觉地摩擦着指尖。
一个新计划在脑海中迅速成型,主要是针对全球网络数据库的“信息风暴”!
详细策略已然成形:利用“天枢”那短暂但极其高效的运行窗口,虽然每次启动前都得像给老爷车加油一样,先用市电把缓冲电池充满,选择网络负荷较低、电价也相对便宜的深夜时段,对全球范围内的实验室、大学、科技公司、专利库、甚至一些半公开的军事技术论坛进行地毯式扫描和数据下载。
目标异常明确:一切与“能源”相关的技术信息!
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双眼映射着屏幕投射的蓝光,宛如准备发动战争的将军。
“系统,启动风暴计划,优先级最高:能源技术。
分配计算资源,优化下载路径和数据压缩算法,最大化利用每个高能运行周期。
”
“指令接收。
风暴计划启动,能量消耗监控开启,预计每次高负荷运行窗口可持续时间:45分钟。
”系统电子音带着一丝紧张感。
虚拟界面上,代表“天枢”运算核心的能量场图形再次亮起,仿佛注射了兴奋剂般高速旋转。
庞大数据流开始通过加密网络通道,涌向设定的目标。
搜集重点被精确划分:首先,电池技术。
化学电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便携设备的主流能源。
利用系统强大的信息挖掘能力,如同数字世界的考古学家,深入挖掘各国关于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究。
不只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成果报告,更包括隐藏在角落里的失败实验数据、被否决的技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