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能源困局与信息风暴(2/3)
线、以及各种新型电解质、正负极材料的详细性能参数。
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空气电池、甚至那些还停留在理论构想阶段的小型化温差电池……任何可能带来突破的信息,全部收入囊中。
“找到了!MIT上个月的论文,提出一种新型纳米结构电极!”眼睛几乎贴在了屏幕上,“系统,标记这个,优先级A!”
系统犹如最严谨的图书管理员,将信息迅速筛选、分类、对比、评估其潜力与可行性。
其次,微型反应堆。
虽然核能技术在当前阶段还过于遥远和危险,但了解其理论极限和技术瓶颈至关重要。
搜索了大量关于小型化、模块化核反应堆的公开论文和技术报告,特别是核电池和小型裂变堆的研究进展。
屏幕上闪过一段俄罗斯核能研究所的机密报告片段,呼吸为之一滞——这玩意怎么会出现在公开网络?赶紧命令系统保存并抹去访问痕迹。
这些信息大多是公开或半公开的,但通过系统的整合分析,也能勾勒出该领域的大致技术版图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也是最为关注的,暗能量。
这才是真正能让他摆脱能源束缚,甚至触及这个宇宙力量核心的关键!
“量子场论与宇宙膨胀的关系……弦理论新维度的能量提取可能性……”目光在无数专业论文中穿梭,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虽然直接利用暗能量还遥不可及,但理解它、感知它,是迈向未来的第一步。
调动“天枢”全部算力,基于前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系统超越时代的知识库,对已知的、最前沿的物理理论——如弦理论的额外维度、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辐射、量子场论中的真空能量——进行深度推演和关联分析。
“计算完成度:37%,主人,我发现了些有趣的模式。
”系统突然打断思绪。
“显示细节。
”立刻坐直了身体。
试图从这些宏大而精深的理论框架中,寻找那些与“暗能量”、“负压”、“时空异常扰动”可能存在的、哪怕是最微弱的逻辑联系或数学描述。
同时,系统也在疯狂扫描和分析全球天文台的海量观测数据、高能粒子对撞机的实验记录、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谱……试图从这些真实的宇宙“指纹”中,挖掘出任何可能指向暗能量存在的蛛丝马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活儿就像在无边无际的沙滩上寻找一粒特定的沙子,工程量浩如烟海。
显示屏上的进度条缓慢爬行,与内心焦躁形成鲜明对比。
系统在这场信息风暴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它不仅提供了恐怖的计算力,更像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智者,利用其庞大的、超越时代的知识库,对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