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键组件逐一突破(2/3)
”“神经信号接入……同步率31%……55%……87%……连接建立。
”
他尝试着“想”让屏幕上的光标向左移动。
光标纹丝不动。
“草!”何强额头冒汗,不是热的,是紧张的。
他咬紧牙关,双拳不自觉地握紧。
“集中精神!再来!”
这一次,他想象着自己伸出手指,去“推”那个光标。
屏幕上,那个小小的箭头,真的……极其缓慢地,抖动着,向左平移了一小段距离。
“动了!动了!卧槽!”何强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心跳如擂鼓。
虽然只是最基础的控制,但这意味着,连接大脑和机器的桥梁,理论上可行!
他立刻开始输入简单的字符:“H…E…L…L…O…”
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每一个字母的出现,都让他心潮澎湃。
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与机器边界模糊的第一步。
另一边,能量核心V1.5的攻关也在同步进行。
“老马,能量核心外壳的最新图纸发你了,注意查收。
”何强通过加密通讯联系上马建国。
“收到,何工!”视频那头,老马戴着厚厚的护目镜,背景是轰鸣的CNC机床。
“嚯,这次的结构更变态了啊!壁厚最薄的地方只有0.2毫米?还要开螺旋微流道?你这玩意儿到底是干啥的?散热要求这么高?”
何强面不改色,嘴角却浮现一丝狡黠:“新型温差发电机的核心部件,能量密度要求高,散热必须跟上。
”
他面不改色地胡扯,心里却在盘算着新增的“能量安全锁”和“快速放电”模块的布局。
V1.5不仅要能量密度再提升50%,达到恐怖的1200Wh/kg以上,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
植入体内的东西,绝不能变成定时炸弹。
他还设计了高频电磁感应和超声波两种无线充电模式,确保植入后也能方便地“喂食”。
“行!交给我!”老马挥了挥扳手,显然对挑战更感兴趣,对用途并不深究,“不过这公差要求,0.003毫米,材料还是特种钛合金,废品率估计低不了,成本可不便宜。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管够,我要的是成品!”何强斩钉截铁。
外围车间里,老马兢兢业业地跟那块硬邦邦的钛合金较劲,火花四溅,金属碎屑如星辰般闪耀。
而在核心实验室深处,何强则在手套箱里,屏息凝神地组装着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固态电芯,焊接比头发丝还细的内部电路。
液态金属骨骼的研发则更像是在炼金。
何强不断调整着镓基合金、非牛顿流体基质和纳米稳定剂的配比。
目标是创造一种能在生物电信号的精确刺激下,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