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河东渡(1/3)
雍城的盟誓余音未绝,秦军的营寨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战马嘶鸣,兵甲铿锵,粮秣辎重被迅速装载上车。
秦穆公既已决断,便展现出极高的效率。
大将公孙枝治军严整,不过数日,一支由秦国战车、精锐徒卒以及部分狄人骑兵组成的混合部队已集结完毕,旌旗招展,刀枪曜日,散发出凛冽的杀气。
这支军队,承载着秦国的东进野心,更承载着公子重耳十九年流亡生涯的全部希望。
重耳站在戎车之上,回望雍城巍峨的城郭,心中百感交集。
狐偃、赵衰、胥臣等旧臣侍立两侧,人人面色肃穆,眼中却燃烧着压抑已久的火焰。
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天——东渡黄河,重返晋土!
大军开拔前夜,重耳帐中灯火通明。
最后的军议正在举行。
公孙枝铺开地图,手指点向黄河津渡:“公子,我军明日即可抵达河岸。
对岸乃晋国河西之地,目前由吕省甥镇守。
其人虽非郤芮、吕省核心,但手握兵权,态度不明。
我军渡河,彼若抗拒,必有一战。
”
赵衰接口道:“吕省甥并非愚忠之辈。
惠公已死,怀公年轻且失信于内外,晋国人心浮动。
我军挟秦之威势而来,若能示之以强,晓之以理,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
狐偃阴鸷的目光扫过地图:“需做两手准备。
一面大张旗鼓,扬秦军兵威,震慑守军;一面遣一能言善辩之心腹,密渡黄河,潜入河西守军大营,面见吕省甥,陈说利害,诱之以富贵,迫之以兵威。
若其肯降,则大河天堑,顷刻可越;若其不降……”他眼中寒光一闪,“则雷霆击之,速夺津渡!”
重耳颔首:“便依舅父之计。
何人愿往?”
帐下一人应声而出:“臣愿往!”众人视之,乃是胥臣。
胥臣素以胆大心细、辩才无碍着称,正是此行最佳人选。
当夜,胥臣带领两名精干随从,乘小舟悄然渡河,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大军的命运,晋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系于这次隐秘的谈判。
胥臣成功潜入河西大营,见到了心神不宁的吕省甥。
吕省甥早已得知重耳借秦兵而来的消息,正自彷徨无计。
战,则恐不敌强大的秦军,且对抗公子重耳,在道义上亦处下风;降,则又担忧重耳秋后算账,毕竟自己是惠公旧臣。
胥臣洞察其心思,开门见山:“将军可知当今晋国形势?怀公圉,质秦而逃,不告而娶,无信无义,国内离心离德。
郤芮、吕省把持朝政,怨声载道。
我家公子重耳,贤名播于天下,仁德布于四海,今得强秦之助,返国正位,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将军镇守河西,乃国之门户。
若能审时度势,开关迎师,则不仅无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