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宴无好宴风波起 诗酒酬和暗箭藏(2/3)
盘?!且,于彼等险峻临海处修建别业,工程浩大,耗费巨万,且显会影响海塘的取石并运输!
此…此简直是给正欲大干一场的海塘提举局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王知远额角瞬渗细密汗珠。
他张了张嘴,似欲言何,然见陈尚书那平静却带无形压力的目光,所有推脱婉拒的话皆堵于喉中。
他艰难咽口唾沫,硬着头皮,挤出一个比哭难看的笑,躬身道:“…老大人…老大人雅致!鹰嘴崖风景雄奇,确是怡情养性之宝地!能得老大人青眼,乃宁海之福!下官…下官定当竭尽全力,协助老大人办理妥当!”
“嗯。
”陈尚书满意颔首,仿只说了一件微不足道小事,举杯示意,“有劳王明府了。
”
“不敢!不敢!”王知远忙举杯相陪,一饮而尽,酒入愁肠,滋味难言。
席间众人神色各异,然无人敢出声质疑。
一时间,气氛有些凝滞。
陈尚书似也察气氛有些冷场,他放下酒杯,轻笑一声,试缓和气氛:“今日故里盛宴,佳肴美酒,更有诸位乡贤作陪,本官心甚悦之。
值此良辰,岂可无诗?本官不才,愿抛砖引玉,吟诵几句,以助酒兴如何?”
众人闻此,如蒙大赦,纷纷叫好附和。
陈尚书略一沉吟,便以归家省亲为题,吟了一首七律。
归来妻孥笑相迎,稚子绕膝唤爷声。
旧仆犹记儿时貌,邻里争问客何行。
杯盘草草酒亦好,灯火荧荧雨复晴。
却愁明日又分手,满山风叶马蹄轻。
此诗精准捕捉了游子归家后自狂喜、温馨至惆怅的完整情愫变化,极是真实。
“好诗!”
“老大人高才!”
“字字珠玑,晚辈受教!”
众人立纷纷击节赞叹,马屁如潮。
陈尚书捻须微笑,目光扫视全场:“诸位不必过谦。
今日在座皆我宁海才俊,不妨都来吟和一首,以为雅趣?”
知县、县丞、主簿及几位有功名的乡绅忙推让一番,然后各自绞尽脑汁,吟诵了或平庸或勉强达意的和诗。
陈尚书皆微笑颔首,不置可否。
轮到赵师爷时,他吟了一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归程踏月扣柴门,烛下犹呼小字温。
阿母添薪炊黍急,长兄沽酒唤邻喧。
粗瓷盛满三更话,旧榻重温昔日痕。
最怕鸡鸣催晓色,车尘又送别离村。
措辞老辣,显功底深厚,赢得了陈尚书一声“赵先生大才”的称赞。
最后,几乎所有人的目光,皆有意无意落于凌云身上。
他前番两首词名动州县,此刻岂能无诗?
陈尚书也看向他,目中带一丝探究并期待:“凌勾当?闻你诗才敏捷,前番‘明月几时有’、‘寒蝉凄切’二词,连周大人都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