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赴京路连遇俩麻烦!摆烂赚点还撞破卷王老爹在找人(1/3)
天刚蒙蒙亮,沈家村的鸡才刚扯着嗓子打第一声鸣,程唯就被院角沈渊的咳嗽声闹醒。
他揉着眼睛坐起身,土炕的凉意透过粗布短褂渗进来,刚要伸懒腰,就看见老头蹲在院心的老槐树下捆布包——沈渊穿的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灰布棉袍,袖口磨出了毛边,他左手攥着麻绳,右手把布包里的东西按了又按,像是怕漏了什么,指节因为用力泛着青白色,连手背的老茧都看得清清楚楚。
“醒了就麻溜收拾,趁早上凉快赶路。
”沈渊头也没抬,麻绳在布包上绕了三圈,打了个紧实的死结,“村口李大叔去镇上赶集,顺道送你到京城外,能省你大半天脚力——别磨蹭,驴车可不等人。
”
程唯摸了摸贴在胸口的玉佩,玉面被体温焐得温热,又把不锈钢保温杯(伪装的西域鎏金壶)和折叠帆布凳往布包侧袋里塞了塞——这俩是他的摆烂神器,保温杯能装凉水解渴,帆布凳能随时歇脚,可不能丢。
刚拎起布包要走,沈渊突然从灶房探出头,往他手里塞了个油纸包,油纸还带着灶火的余温,里面的麦饼硬邦邦的,却裹着股麦香:“路上吃,别跟个饿死鬼似的,到了京城丢我的脸。
”
程唯捏着油纸包,能感觉到老头指尖的粗糙——那是常年握笔、劈柴磨出来的老茧。
他想起穿越前母亲总在他加班时,把热包子塞进他包里,眼眶莫名有点发热:“师父,我到了京城就给您捎信,让您知道我平安。
”
沈渊却立刻转过身,往屋里躲,声音闷闷的:“捎啥信?我忙着在槐树下晒太阳呢,没空拆信。
”可程唯分明看见,他转身时,袖口飞快地擦了擦眼角,连棉袍的下摆都晃了晃。
跟着李大叔的驴车出村时,天刚亮透。
程唯找了个驴车尾部的树荫,把折叠帆布凳展开一坐,悠哉地啃起麦饼。
驴车走得慢,车轮碾过土路,扬起的尘土沾在裤脚,李大叔坐在车头,唠唠叨叨没停过:“京城可大了!那城墙比咱们村的老槐树还高两丈,街上有卖糖人的、耍杂耍的,还有穿绫罗绸缎的老爷,就是人多,挤得能把鞋踩掉——你到了那儿,可别乱逛,容易走丢!”
程唯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心里却在盘算:到了京城先找老周的茶社,找个不用早起、不用跑腿的活,每天躺够时辰赚摆烂值,攒够了就换个“防渴buff”,省得总拧保温杯倒水,多省事。
正想着,驴车“咔嗒”一声停了,李大叔蹲在车轮旁,急得抓耳挠腮:“咋回事啊?昨儿还好好的,今儿咋推不动了?莫不是车轴断了?”
程唯刚想装没看见,眼前突然弹出系统面板:【支线任务触发:帮助赶车人解决驴车故障(可选择摆烂方式)。
选项1:巧劲建议——仅指出故障原因,不动手。
奖励:摆烂值15点。
选项2:半帮忙——递工具,不修理。
奖励:摆烂值8点。
选项3:全动手——帮着修驴车。
奖励:无摆烂值(获李大叔赠送的梨2个)。
】
他站起身,走过去蹲在车轮边——车轴没断,是块鸡蛋大的石头卡在车轮辐条里,还把固定车轴的木销子顶松了。
这要是在现代,他修网约车轮胎时,连螺丝都能拧得飞快,对付个驴车简直小菜一碟。
“李大叔,车轮卡石头了。
”程唯指了指车轮缝里的石头,“你找根铁棍把石头撬出来,再找块硬石头,把车轴上的木销子往紧敲敲,就能走了。
”说完,他又坐回帆布凳上,继续啃没吃完的麦饼。
李大叔半信半疑,从驴车底下摸出根锈迹斑斑的铁棍,费了点劲,还真把石头撬了出来;又找了块鹅卵石,对着木销子“砰砰”敲了几下,再推驴车时,果然顺溜了。
他高兴得拍了拍程唯的肩膀,力道大得能把人拍疼:“唯儿,你可真有办法!要不是你,我今儿得在这儿耗到晌午,耽误了赶集的时辰!”
程唯刚想摆手说“小事”,系统提示音就响了:【支线任务完成!选择“巧劲建议”,奖励摆烂值15点已到账!】他心里美滋滋的——现在总共有115点了,离换“防渴buff”又近了一步。
一路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