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台求仙(3/3)
财,充实国库,兼济内帑,速速呈上来!”
林道煌闻言,脸色微变,似未料到皇帝会如此直白提出卖官鬻爵之策,又回头瞟了几位同僚一眼,从内心不敢相信他们竟会认可取消文武试的提议。
他低头沉吟片刻,谨慎答道:“陛下,捐输补官,确为前朝权宜之计。
然此法易滋生弊端,恐有不肖之徒以金银换官位,败坏朝纲。
臣以为,若行此法,需严定章程,钱财去向须明晰,八成入国库以供军需,二成入内帑以备宫用,方能堵住悠悠众口。
”
此言一出,殿内诸臣神色各异。
苟致礼眉头紧锁,似对卖官一事颇为不屑;赵仕吉则眼观鼻鼻观心,似在揣摩皇帝心意;周元正与韩子昂对视一眼,眼中皆有忧色。
「吏部右侍郎」谢长亭向来处事圆滑,此刻却忍不住开口:“陛下,臣以为林大人所言有理。
捐输补官,需有定额,譬如知县捐银五千两,知府万两,布政使三万两,如此方能依品秩高低,免致乱象。
然钱财分配,八二之分恐难服众,不如六四开,国库六成,内帑四成,以示陛下爱民之心。
”
正元帝闻言,眼中寒光一闪,语气却带了几分戏谑:“六四?谢卿倒是会算账!朕的内帑,是供宫中嫔妃、太监嚼用的吗?还是说,谢卿觉得朕的宫殿,少了些金银点缀?”
他手指轻敲扶手,目光如刀般刺向谢长亭,“国难当头,朕的内帑,也得拿出来养兵!八二就八二,林卿速去拟旨,限三日内呈上章程!”
谢长亭吓得连忙跪倒,额头贴地:“臣妄言,陛下恕罪!”
林道煌却未即刻应命,而是抬头,目光沉稳地迎上皇帝:“陛下,臣斗胆一问,若行捐输补官,钱财虽可济急,然官位售出,恐非长久之计。
且南方战乱,各地世家多有观望,若开此先例,恐助长权钱交易,寒了忠义之士。
臣请陛下三思,或以赈灾、筹饷名义,号召天下捐输,免去补官之名,方能正本清源。
”
此言如石破天惊,殿内诸臣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林道煌此言,无异于直面顶撞圣意,堪称冒死直谏。
「正元帝」脸色陡然阴沉,眼眸几乎要喷出火来。
他猛地起身,怒气直冲下位:“林道煌!你好大胆子!朕的旨意,轮得到你来三思?国库空虚,兵马无粮,你要朕拿什么去平吴逆、杀边贼?拿你户部的空账本吗?”
林道煌跪地叩首,声音却依旧沉稳:“陛下息怒,臣非敢违旨,实因忧心社稷。
捐输补官,短期或可济急,然长此以往,官场必浊,民心必离。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陛下允臣以赈灾名义募资,臣定倾尽户部之力,筹措粮饷,绝不误军机!”
「正元帝」冷哼一声,重新坐下,目光却转向苟致礼与赵仕吉:“苟卿、赵卿,你二人掌管吏礼二部,可有话说?还是说,你们也觉得朕的旨意,不堪一用?”
苟致礼连忙叩首:“陛下圣明,臣以为林大人之言虽有道理,然国难当头,权宜之计亦无不可。
捐输补官,需吏部严审资历,礼部定立仪制,臣等愿协力而为,绝不使官场浊乱。
”
赵仕吉紧随其后:“臣附议。
捐输补官,礼部可拟定名目,如‘忠义捐’、‘平叛资’,以正名分,免致非议。
”
周元正却按捺不住,踏前一步,声音略带急切:“陛下,臣以为林大人所言极是!卖官鬻爵,纵使一时得利,然伤及国本。
历代亡国,多因官场腐败,民心尽失。
臣请陛下暂缓此议,改以募捐赈灾,兼开恩科,选拔寒门俊杰,以振士气!”
此言一出,「正元帝」脸色愈发阴沉,殿内空气仿佛凝固。
赵仕吉狠狠瞪了周元正一眼,似在责怪他不知进退,林道煌却向周元正投去一瞥赞许的目光,旋即低头,继续叩首。
「正元帝」沉默片刻,忽而大笑,笑声却带着几分森冷:“好!好一个寒门俊杰!周元正,你倒是忠心耿耿!可朕问你,这寒门俊杰,拿什么去抵挡吴逆的十万藤甲兵?拿什么去填满国库的窟窿?朕看,你是读傻了书,满脑子仁义道德,忘了刀兵的滋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诸臣,声音陡然拔高:
“传旨!文武试即刻取消,各地州府、世家举荐人才,吏部三日内拟定章程,报朕亲批!捐输补官,即行!林道煌,户部五日内呈上细则,八成入国库,二成入内帑,敢有延误,提头来见!周元正,念你直言,罚俸半年,降位一级,留职察看!”
周元正面如死灰,却仍叩首谢恩:“臣,遵旨。
”林道煌与苟致礼、赵仕吉等人亦齐声应命,殿内只剩皇帝沉重的喘息声,与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
殿外,苟致礼与赵仕吉并肩而行,步履沉重。
赵仕吉低声道:“苟大人,陛下此举,恐非长久之计。
卖官鬻爵,历代皆有,然多为亡国之兆。
想那前朝夏末,官爵泛滥,终致民变四起……”
苟致礼叹息一声,捻须道:“赵大人,国难当头,陛下心意已决,我等唯有尽力周旋,保全朝纲。
林大人与周侍郎之言,虽正,却非时宜。
唉,这大宁江山,非数人之力可挽狂澜。
”
细雨绵绵,禁城外,街巷间已隐隐传来民间的怨声。
怡然夜市的主楼内,张雨菲端坐于紫檀圈椅,面纱下的目光穿过窗棂,凝望远处禁城的灯火。
她手中握着一封刚从户部密探手中接过的密信,信上只有八个字:“捐官八二,国库堪忧。
”
她唇角勾起一抹冷笑,轻声道:“荒唐……”
喜欢神州明夷录请大家收藏:()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