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奇葩团队初显神威,一天之内完成不可能的任务(1/3)
苏晓的话,像一把淬了冰的解剖刀,精准、冷静,又带着一股不计后果的锋利。
她要掀的,不是一张桌子,而是省财政厅这尊大佛案上的一角香炉。
会议室里刚刚因为马叔离开而稍稍缓和的气氛,瞬间凝固成了冰点。
阳光照在积灰的桌面上,折射出一种不真实的光晕。
林舟看着眼前的苏晓,第一次感到,【因果沙盘】对人物的评估,有时过于冰冷和理性了。
沙盘标注了她的【核心诉求:实现程序正义,获得职业认同】,却无法量化这份诉求背后,被压抑了整整三年的委屈和孤勇,一旦被点燃,会爆发出何等炽热的能量。
向省纪委提交调查建议函?
这个念头在林舟脑海中出现的瞬间,【因果沙盘】已经开始疯狂推演。
【路径一:以C方案项目组名义,正式提交风险调查建议函。
】
沙盘光影急速流转。
画面中,一纸公文送入纪委,却如泥牛入海。
几天后,财政厅那边传来风声,说发改委新成立的某个小组“不懂规矩,手伸得太长”。
紧接着,C方案所有需要财政厅协作的环节,全部被以“流程需要”、“规定所限”为由,无限期搁置。
孙主任被上级约谈,脸色铁青地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了这个“惹是生非”的草台班子。
【推演结果:失败。
C方案胎死腹中,团队成员被打散,苏晓被彻底边缘化,永无出头之日。
】
林舟心念一动,切换路径。
【路径二:忽略此风险,埋头推进C方案。
】
画面再次变化。
项目报告完美,省里高层一致通过。
但启动资金的划拨申请,在财政厅预算处卡了整整一个月。
林舟、孙主任多方催促,对方永远是笑脸相迎,嘴上说着“马上办”,手上却纹丝不动。
等资金终于下来时,国际原材料市场早已风云变幻,错过了最佳的采购窗口期,项目成本凭空暴涨了百分之二十。
【推演结果:失败。
项目从启动便陷入被动,后续资金链问题频发,最终沦为烂尾工程。
】
两条路,都是死路。
苏晓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个“脓包”必须处理。
但她的方式,太直接,太刚硬,像是一把锤子,想砸开一扇锁。
结果只会是锤子崩口,锁纹丝不动,还惊动了屋里所有的人。
“启动路径优化,寻找最优解!”林舟在脑中发出指令。
沙盘上,无数代表着人际关系、权力流程、规则漏洞的数据流开始重组、碰撞。
那份“调查建议函”被拆解成无数个信息碎片,与“C方案报告”、“部门规章”、“孙主任的诉求”等变量进行疯狂的排列组合。
终于,一道微弱但稳定的金色轨迹,在无数失败的红光中,顽强地浮现出来。
林舟睁开眼,现实世界不过过去了三秒。
他看着面前眼神锐利如刀,正等待他决断的苏晓,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
“你的判断很准,这个风险点,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
”
听到林舟的肯定,苏晓的眼神亮了一下。
“但是,”林舟话锋一转,“我们不是纪委,也不是检察院。
我们的武器,不是举报信,而是我们的专业。
”
他将那份授权文件拿过来,翻到空白的背面,拿起笔,在上面迅速地写下几行字。
“我不希望你写一份给纪委的‘调查建议函’,我希望你写一份给孙主任,以及未来给省里主要领导看的《关于优化重大项目跨部门财政拨款流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建议报告》。
”
苏晓愣住了。
“这份报告,不针对任何人,不提任何具体案例。
”林舟的笔尖在纸上划动,思路清晰得可怕,“你只做三件事。
第一,梳理现行财政拨款流程的所有节点,用法学的专业角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