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奉令归位双星重聚(1/3)
晨雾如厚重的灰白色幔帐,将山城层层包裹。
罗家湾军统局本部那栋灰色大楼,在湿冷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地散发着威严与压抑。
昨夜庆功宴的笙歌与枪声仿佛一场短暂的幻梦,留下的唯有弥漫在潮湿空气中的紧张与猜忌。
大院内外,明岗暗哨的数量明显增加,便衣特务警惕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经过的身影,空气中凝结着无形的肃杀。
郑耀先肩头的枪伤经过处理,依旧隐隐作痛,但这痛楚反而让他愈发清醒。
他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抵达戴笠办公室所在楼层的候见区,一身熨烫平整的校官军便服,衬得他身形挺拔如松。
他没有坐下,而是站在窗边,目光穿透氤氲的雾气,望向楼下院中行色匆匆、面色凝重的人员。
昨夜那电光石火间的扑救、刺客齿间的氰化钾、戴笠瞬间阴沉的眼神,以及那神秘莫测的“青石板路”密电,在他脑中飞速掠过。
他清楚,那声枪响绝非终点,而是更深旋涡的开端。
戴笠的召见,必将赋予他新的角色,也将他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几乎在同一刻,刘铭章也出现在走廊另一端。
他同样提前到达,步履沉稳,面容平静,只有眼底深处微不可察的血丝,透露着他彻夜分析密电、追踪信号的辛劳。
他手中拿着一个薄薄的文件夹,里面是经过整理的密电破译记录和分析要点。
与郑耀先隔着一段距离,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没有言语,只是极轻微地颔首示意,如同无数个在局内擦肩而过的普通同僚,随即各自移开目光,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
刘铭章心中反复推敲着“猫头鹰”与“青石板路”可能存在的关联模式,思考着如何在汇报时既展现价值,又不引起过度关注。
戴笠办公室那扇厚重的红木大门终于无声开启。
秘书面无表情地示意二人入内。
室内光线晦暗,厚重的丝绒窗帘严实地遮蔽了窗外本就稀薄的天光,只有办公桌上一盏绿罩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圈,将戴笠的身影勾勒得愈发瘦削、森严。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锭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味,混合成一种独特而令人窒息的威权氛围。
戴笠并未端坐桌后,而是背对门口,仰头凝视着墙上那幅巨大的、标注着无数符号与箭头的中国地图,仿佛在审视着看不见的战场。
“局座。
”郑耀先与刘铭章并肩立正,敬礼,声音在压抑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戴笠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那双深陷的眼睛却如同探照灯,首先落在郑耀先军服肩部那处不显眼的破损与微微隆起的包扎痕迹上,停留数秒,似乎在评估这伤势背后的忠诚与价值。
随即,目光转向刘铭章,审视着他平静的面容和手中那份文件。
“坐。
”戴笠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质感,他本人则踱回宽大的办公桌后,坐进了高背皮椅里,双手指尖相对,搁在光洁的桌面上。
“昨夜的事,”他开口,语速平缓,每个字却都带着千钧之力,“刺客死了。
”短短四个字,让郑耀先和刘铭章的心同时一沉。
郑耀先眉头微蹙,他亲自检查过,卸除了刺客所有自杀工具,并严令看守……“不是自杀,”戴笠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嘴角掠过一丝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