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暗流与砥柱(3/3)
信息,那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和能力。
他只从纯军事地形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需要验证的假设。
这样,既指出了风险,又避免了直接指控,留下了回旋余地。
第二天一早,陈暮将整理好的部分常规地图档案呈送给程参军,其中,他将那份新绘制的、带有批注的蕲县地图,夹杂在几份关于东部边境的其他地图之中,位置既不显眼,也不至于被忽略。
程参军一如既往地严肃,接过档案,只是粗略翻看了一下,便放在一旁,示意陈暮可以退下了。
陈暮心中忐忑,但面色平静地行礼退出。
他能做的,已经做了。
剩下的,只能交给上天,或者说,交给荀彧先生等人的判断力。
两天过去了,风平浪静。
就在陈暮以为自己的提醒石沉大海,或者根本就是自己多心了的时候,程参军突然将他召去。
程参军的脸色比平日更加凝重,他屏退了左右,目光锐利地盯着陈暮,直截了当地问:“陈暮,三日前你呈上的东部边境图中,关于蕲县那条‘可能存在’的古道标注,依据何在?”
陈暮心中凛然,知道关键时刻来了。
他早已打好腹稿,沉稳答道:“回参军,依据有三。
一是沛国旧志残卷中,曾有‘蕲县西麓有樵径通淮’的模糊记载;二是比对不同时期军方巡逻图,发现该区域存在测绘空白且边界线略有出入;三是卑职在斥候营时,曾听老卒提及,彼处山势连绵,或有疏漏。
故综合推断,存在此种可能,为稳妥起见,故标注建议核查。
”
他句句属实,却巧妙地将来源分散,隐藏了那份关键皮卷的存在。
程参军盯着他看了半晌,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嗯。
你做得很好,心思缜密。
此事我已禀报文若先生。
先生有令,此事到此为止,不得再对任何人提起。
你继续安心整理图籍便是。
”
“卑职明白!”陈暮躬身应道。
从程参军处出来,陈暮发现自己的手心微微出汗。
虽然程参军没有明说,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警示引起了重视,并且可能已经采取了秘密行动。
一场潜在的风暴,或许就在他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标注”下,被消弭于无形,或是转向了另一个更隐蔽的战场。
当晚,陈暮回到简陋的住所,发现桌上多了一小壶温好的酒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没有留名,但陈暮知道,这或许是来自徐元,或许是来自程参军,甚至是来自更高层的、无声的认可。
他没有动那些酒食,只是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鄄城的夜空。
星子寥落,月色朦胧。
他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在这权力的中枢,每一份文牍背后都可能暗藏杀机,每一个看似平静的决策都可能关乎成千上万人的生死。
他这块“砥石”,尚未经历大战的淬炼,却先在这无声的暗流中,感受到了沉甸甸的重量。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魏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