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铁火前夜(1/3)
---
五月的许都,连风都带着铁锈和尘土的味道。
永寿殿地宫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另一座巨大的建筑——铜雀台,已开始在漳水之畔初具轮廓。
尽管相距数百里,但那座象征着无上权力与野心的台阁,其无形的压力已笼罩在许都每个官员的心头。
陈暮从堆积如山的文牍中抬起头,揉了揉酸胀的眉心。
窗外,一队队兵卒押送着满载物资的大车,轰隆隆驶过青石街道,那声音日夜不息,仿佛许都的脉搏,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急促跳动。
他的案头,除了常规军报,又多了一份来自邺城的密报,以隐语写成,描述了铜雀台工地征发民夫的惨状——“漳水呜咽,雀台泣血”。
这八个字让他心头沉重。
袁绍的穷奢极欲与好大喜功,是其弱点,但此刻,这弱点正转化为压迫在曹军头上的巨大实力。
他将密报小心收好,这不仅是情报,更是未来瓦解敌军士气的利器。
值房门被轻轻推开,程昱走了进来,脸色比平日更显冷硬。
他挥退左右,径直走到陈暮的舆图前,手指重重点在“官渡”二字上。
“明远,你看这里。
”程昱的声音低沉,“颜良连日叫阵,气焰嚣张。
我军坚守不出,虽保营垒无虞,然士卒锐气恐有折损。
长此以往,非良策。
”
陈暮起身,看向地图。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是控制许昌北大门的锁钥。
他沉吟道:“程公所虑极是。
然袁军势大,颜良勇猛,野战于我不利。
学生以为,当下之策,一在加固营垒,深沟高垒,挫其锋芒;二在……寻机剪除其羽翼,断其粮道,或可派精干小队,夜间泅渡,焚烧其屯于北岸的攻城器械。
”
程昱不置可否,目光却锐利地扫过陈暮:“羽翼?你是指白马那边的关羽,还是徐州那个大耳贼?”
陈暮心中一动,知道程昱此来,意不只在官渡。
“关羽勇冠三军,然其部属多为刘备旧部,寄人篱下,未必肯为袁绍死战。
至于刘豫州……”他顿了顿,谨慎措辞,“董昭将军已率重兵东进,想必不日将有捷报。
”
“捷报?”程昱冷哼一声,“刘岱、王忠前车之鉴不远!刘备,枭雄也,非董昭可轻取。
司空已决定,”他声音压得更低,“亲征徐州。
”
陈暮瞳孔微缩。
曹操要亲征刘备?在这个袁绍大军压境的关头?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赢了,可除后顾之忧;输了,或将万劫不复。
“司空……英断。
”陈暮只能如是说,心中却波澜起伏。
他明白,这决策背后,是曹操对刘备深刻的忌惮,以及那份超越常人的魄力与赌性。
“此事尚属机密,”程昱盯着他,“你知即可。
眼下有一件更要紧的事,需你亲自去办。
”
程昱所言的要事,关乎一条看不见的“血线”——从许都通往官渡前线的军械补给线,尤其是箭矢的输送。
“武库令报,近日送往延津、白马方向的三批箭矢,数量均有短缺,且其中一批,箭杆有虫蛀之痕,箭头锈蚀者竟十有二三!”程昱语气森然,“前线将士以此御敌,与赤手空拳何异?此事绝非偶然,必有人从中作梗,贪墨军资,以次充好!”
陈暮倒吸一口凉气。
军械乃军队命脉,在此关键时刻出此纰漏,简直是通敌叛国!
“学生立刻去查!”陈暮毫不犹豫。
“不急,”程昱摆手,“此事牵连必广,需暗中进行。
你持我手令,秘密前往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