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铁火前夜(2/3)
城武库及沿途几个中转仓廪,明察暗访。
我要知道,是谁的手,敢伸向将士的性命!记住,勿要打草惊蛇。
”
陈暮凛然领命。
他知道,这又是一场隐藏在帷幕后的战争,对手不再是明刀明枪的敌军,而是内部的蠹虫。
他当即挑选了数名精干且口风极紧的旧部,换上商旅服饰,悄然离开了许都。
偃城,位于许都西北,是通往官渡前线的重要物资中转站。
城不大,却因战争而异常繁忙,车马辚辚,人流如织,空气中混杂着牲口、汗水和尘土的气息。
陈暮一行人扮作收购皮革的商人,入驻了一家临近官仓的客栈。
他并未急于前往武库,而是带着两名手下,每日混迹于城中的茶棚、酒肆、脚行,看似闲聊,实则探听消息。
几日下来,收获寥寥。
武库防守严密,寻常人难以靠近。
关于军械,市井间虽有抱怨运输劳役繁重者,却无人提及质量问题。
似乎一切正常。
直到第三天傍晚,在一家嘈杂的脚行里,陈暮无意中听到两个满身汗味的力夫在抱怨。
“……娘的,同样是押车,送粮食的就能按时拿到钱,送那‘黑杆货’的,总要拖上几天,还得看王疤瘌的脸色!”一个矮壮力夫灌了口劣酒,骂骂咧咧。
“少说两句吧,”另一个年长些的低声劝阻,“那批货邪性,听说里面掺了东西,不干净……钱少拿点就少拿点,别惹祸上身。
”
“黑杆货”?掺了东西?陈暮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凑了过去,借口打听皮革运输的行情,请两人喝了碗酒。
几碗黄汤下肚,那矮壮力夫话多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客官你是不知道,往北边送的箭,有的那箭杆,黑黢黢的,跟我们平时见的青冈木不一样,掂量着也轻飘飘的。
押送的时候,上面还特意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不让多看。
到了地头交接,也是王疤瘌那伙人经手,验看的军官……好像也不太认真……”
王疤瘌?陈暮记下了这个名字。
经过后续暗中查访,他得知这“王疤瘌”乃是偃城一带颇有势力的一个帮会头目,真名王莽,因脸上有道刀疤而得名,主要承接官府的运输押送业务,与武库的几个小吏往来密切。
线索,似乎指向了武库内部与地方帮会的勾结。
陈暮没有轻举妄动。
他利用程昱的手令,在一个深夜,秘密拜访了偃城令。
得知陈暮身份和来意,偃城令吓得面如土色,表示全力配合。
在偃城令的安排下,陈暮得以在不惊动武库主要官员的情况下,潜入库区。
他没有去查看那些堆放整齐、标记清晰的新造箭矢,而是直奔角落里的几个老旧仓廪。
这些仓廪通常存放着轮换下来的旧军械或待维修的物品,管理相对松懈。
在一个散发着霉味的仓廪底层,陈暮发现了异常。
这里堆放着大量用旧麻袋包裹的箭杆,看似与寻常无异。
但他随手抽出几根,借着火把的光仔细查看,发现这些箭杆颜色暗沉,木质疏松,用力一掰,竟有纤维断裂的声响!分明是用了未经充分晾晒或本就材质低劣的木材。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一些箭杆的末端,他发现了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虫蛀孔洞。
“这些……是准备送往何处的?”陈暮问陪同的仓廪小吏,声音冰冷。
那小吏战战兢兢,翻出出库记录,指向近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