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陶陶痴心守芳妹(3/3)
他走到窗边,俯瞰着外滩。
爷叔的教诲在耳边回响:“根基在人心……路要自己走稳……”他需要帮李李,但不能把自己搭进去,更不能留下把柄。
必须找到一个既有效又干净的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脑中飞快地思索着。
燃气公司……审批……王科长……卢美琳的关系网……突然,他想起一个人——葛老师!
葛老师是永康里的老住户,退休前和教育局的朋友关系不错,但为人正直,交游广阔,尤其和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关系很好。
这些老同志,虽然退居二线,但影响力犹在,说话往往很有分量。
宝总立刻让陶陶开车,直奔夜东京。
傍晚时分,夜东京刚开门。
玲子在吧台后擦拭酒杯,菱红在整理货架,芳妹在拖地。
葛老师坐在他常坐的靠窗位置,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葛老师!”宝总推门进来,神色略显匆忙。
“哟,宝总来了?稀客啊!”玲子笑着打招呼。
“葛老师,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宝总开门见山,走到葛老师桌前坐下,低声将至真园煤气管道被卡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隐去了卢美琳的名字,只说可能是竞争对手使绊子。
葛老师放下报纸,眉头微皱:“燃气公司的王科长?我倒是认识他们老局长,以前一起在党校学习过。
不过老局长退休好几年了……”
“老局长说话还有分量吗?”宝总急切地问。
葛老师沉吟片刻:“老局长为人正直,在系统里威望很高。
现任的局长,是他的老部下。
如果他肯出面说句话,应该管用。
”
“那……能不能麻烦葛老师……”宝总眼中燃起希望。
葛老师看着宝总诚恳的眼神,又想到至真园开业以来,李李和潘经理的为人处世(虽然低调,但做事规矩,对永康里的邻居也很客气),点了点头:“好吧,我试试看。
老局长就住在附近,我晚上去他家坐坐,跟他聊聊。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只能转达情况,不能打包票。
”
“太感谢您了,葛老师!”宝总由衷地感激。
葛老师当晚就去了老局长家。
他没有提任何利益交换,只是以一个老邻居的身份,讲述了至真园的情况——一个踏实做餐饮、注重品质、解决就业的新店,如何因为一条关系民生的煤气管道审批被卡,经营陷入困境。
他特别强调了新管道铺设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以及对提升餐饮品质、保障消防安全的必要性。
老局长退休后深居简出,但心系民生。
听完葛老师的讲述,他沉默良久。
第二天,他给现任燃气公司的局长打了个电话,没有施加压力,只是以老前辈的身份,语重心长地聊了聊“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性,顺便提了一句:“听说你们下面有个王科长,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啊?现在上面都在强调‘放管服’,可不能卡着企业脖子不放嘛!”
老局长的话,点到为止,却重若千钧。
第三天上午,王科长主动打电话给潘经理,语气前所未有的客气:“潘经理啊!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您那个管道审批的事情,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图纸和方案都没问题!之前是我们工作疏忽,流程上有点小误会!您放心,手续马上给您办!施工队随时可以进场!有什么需要协调的,您尽管开口!”
潘经理拿着电话,愣住了。
他看向坐在一旁的李李。
李李眼神微动,瞬间明白了什么。
她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意味深长的笑意,对潘经理点了点头。
“好,谢谢王科长!我们马上安排施工!”潘经理放下电话,长长舒了一口气。
“李小姐,这……”潘经理看向李李。
“是有人暗中相助。
”李李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似乎穿透了弄堂的墙壁,望向和平饭店的方向,“这个人情,我们记下了。
”
几天后,新的煤气管道顺利接入至真园后厨。
当潘经理亲自打开新安装的、火力强劲的猛火灶时,蓝色的火焰“轰”地一声窜起,发出欢快的咆哮!后厨的师傅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有了这充足稳定的火力,他们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将“至真”的火候发挥到极致!
李李站在焕然一新的厨房门口,看着那跳跃的蓝色火焰,眼神明亮。
她端起一杯清茶,对着窗外永康里那盏熟悉的、暖黄的灯火方向,无声地举了举杯。
而此刻,在夜东京里,陶陶正笨手笨脚地帮芳妹擦拭着玻璃柜台,菱红在一旁嗑着瓜子看热闹,玲子则微笑着给葛老师续上一杯热茶。
弄堂的温情与黄河路的暗战,如同两条并行的河流,在各自的轨道上流淌,却又在某个看不见的深处,悄然交汇,共同滋养着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
宝总的影子,如同一个无声的守护者,在暗处为这方天地拨开阴霾,守护着那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希望。
喜欢繁花传请大家收藏:()繁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