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李严与庞统(1/3)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十五章李严与庞统(冲新书榜求票)
PS:司雨很惨,别人冲榜上升,司雨居然下降了。
昨天十七,今天十九,苦啊,不过,继续努力更新,写好每一个字。
不过,外界风云突变的一年,却也正是我们荆州高速发展的一年。
城池一天天加固起来,新的防御设施一天一个样子,近十万的壮工在不停的赶工。
他们大多来自流民,由于襄阳收留了他们,为了报答,他们卖足了力量,一天的劳作,可以让他们赚回一家的吃食,可以让他们渡过背井离乡后的一个个寒冷的日子。
穿行其间,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袁术的痛恨,对南阳的思念,以及对襄阳渐渐产生的感情。
不少人甚至表达了要留在这里的想法,问可以不可以。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以。
我们襄阳,正用人,只要你努力工作,得到肯定之后,就可以留下来,甚至到时可以分配给你一份田产。
而从雒阳那边远路而来的流民,则更加的干脆,他们不但早就决定把根扎在这里,甚至有人向我父亲申请认他为家主,改姓为刘。
这年头是一个以家为本的年头,家比国重要,一个家臣可以不忠于国,但必须忠于家。
一个家臣如果向朝庭荐举家主犯罪,那不叫大义灭亲,那叫卖主求荣。
这年头,有很多的这种宗主,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
比如蔡家、被我们消灭的张方家,手下均有上万户。
这些依附于宗主的各类农民叫包荫户。
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
而佃客形同于农奴。
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
也就是说,只要父亲点点头,手下就有将近十万只属于他自己的包荫户,而且将是真正忠于他的人。
相比之下,万户侯算什么?父亲简直可以自封为襄阳王。
这件事情,出现在我在宛城的时候。
我想,如果是我,又有着一心想要自强和称霸的野心,一定很难拒绝的。
但是,父亲拒绝了。
他说,到他的治下,就是他的百姓,他有责任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当大汉堂堂正正的子民。
手头的力量不去拾取,这算不算不种过错?
我想了想,觉得自己挺无耻的,一下曾受新世纪先进文化教育多年的人,居然在道德上还比不得一个封建社会位居统治地位的士人。
襄阳城变得有点象是奥运前几年的北京,一天一个样子,整个城都是一个大工地。
城外石灰窑在不停的生产,但石灰窑的工人已增加到一万人,却还是供应不上使用。
抢在春耕之前,外城建设要基本上完工。
从江南带回来的稻种已经通过种种渠道带回来了,在眼下土地的基础上,足够再开荒百万顷的。
什么,山川渔泽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在汉代不许随意开荒?皇帝自己都活不下去了,谁还管那个。
“公子!”二十六岁的新任刺史府书吏李严笑道迎上来。
“正方,看起来显得有些黑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