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幽廊诡影(1/3)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甬道之内,死寂无声,唯有众人粗重压抑的喘息和火折子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
黑暗如同浓稠的墨汁,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将微弱的光亮紧紧束缚在方寸之间,更显其外未知领域的深邃与恐怖。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到令人作呕的气味——陈旧铁锈的腥气、某种难以形容的油脂冷却后的怪味、以及刚刚战斗中溅落的、那诡异触手内部暗蓝色粘液散发出的、带着微弱电弧腥甜的刺鼻气息。
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足以侵蚀肺叶的毒瘴,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烧感。
“咳咳…妈的…这什么鬼味道…”石猴捂着口鼻,低声咒骂,脸色发青。
“少说话,节省体力,注意戒备!”秦岳低声喝道,尽管他自己也因吸入过多怪味而眉头紧锁。
他迅速检查了一下受伤最重的老刀,伤口经过紧急包扎,血暂时止住了,但人因失血和疼痛已陷入半昏迷状态,必须尽快得到更好的救治。
“队率…外面那鬼东西…不会进来吧?”另一名锐士“山猫”紧张地瞥了一眼漆黑的甬道入口,声音有些发颤。
方才那黑色金属触手的恐怖攻击力仍让人心有余悸。
秦岳侧耳倾听片刻,摇了摇头:“动静小了,可能退了,也可能在守着。
这甬道入口狭窄,它们体型似乎不小,应该进不来。
但我们也不能久留。
”
他的目光转向荀渭。
此刻,这个年轻的陷阵士卒已然成为了队伍中某种意义上的核心。
不仅因为他那柄能克制怪物的诡异短刀,更因为他似乎对这片绝地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
“荀渭,你怎么看?这下面…”秦岳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荀渭身上。
荀渭背靠着冰冷滑腻的石壁,努力平复着呼吸和因碎片力量爆发而带来的虚脱感。
他能感觉到,怀中的碎片进入这甬道后,悸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频繁和…活跃?仿佛游子归家,又像是铁屑遇到了磁石,一种无形的牵引力正从甬道深处传来,召唤着它。
他深吸一口那令人不适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分析:“这甬道是向下倾斜的,空气虽然难闻,但能流通,说明深处可能有更大的空间,或许还有别的出口。
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向前。
”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务必万分小心。
外面的那些东西…可能只是最外围的守卫。
这下面…恐怕有更诡异难测的东西。
”他想起了地下遗迹中那恐怖的咝咝声和电光。
秦岳重重一点头:“好!那就向前!鹞子,你伤势最轻,在前探路,三步一报!铁塔,你负责背老刀!山猫、石猴左右警戒!夜枭断后!荀渭,你跟紧我,注意感知异常!”
命令下达,小队再次行动起来,以更加谨慎的速度,沿着倾斜向下的甬道,向着黑暗深处摸索前行。
甬道比想象中更长,四壁皆是那种冰冷的黑色石材,打磨得异常光滑,刻满了与碎片上类似的、却更加宏大繁复的诡异纹路。
这些纹路在手火光亮的映照下,偶尔会反射出冰冷的、非金属的光泽,仿佛拥有生命般缓缓流动,看久了让人头晕目眩,心神不宁。
地面积着厚厚的灰尘,踩上去悄无声息,却也能看到一些凌乱的、非人类的爪印痕迹,以及一些散落的、同样材质的金属碎片,似乎预示着这里并非绝对安全。
荀渭一边走,一边默默感受着碎片的指引。
那牵引力来自正前方。
他注意到,随着深入,两侧石壁上开始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黑黝黝的侧向洞口,如同蜂巢一般,深不见底,从中吹出更加阴冷污浊的气流,带着一种类似生物巢穴的腥臊味。
“这些洞…不对劲…”荀渭低声警告。
话音未落!
“吱嘎——!”
一声尖锐刺耳、如同金属摩擦般的怪叫猛地从旁边一个洞口中响起!紧接着,一道黑影快如闪电般扑出,直射向队伍中间的担架!
那是一只约莫土狗大小、形似巨蝎的怪物!但其身体并非甲壳,而是由一种暗沉的、仿佛生锈的金属构成,八只节肢如同锋利的镰刀,尾部翘起一根闪烁着幽蓝寒光的尖锐毒刺!它的复眼是一片浑浊的晶体,闪烁着毫无感情的、嗜血的光芒!
“小心!”负责警戒侧翼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