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腊八时:与姐姐共度的暖冬时光(2/3)
翠绿色,味道酸辣可口,吃饺子的时候搭配着,可开胃了。
”
四、傍晚时分:亲手泡制腊八蒜
回到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准备泡腊八蒜。
姐姐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干净的玻璃瓶,我则去市场买了一些新鲜的大蒜和米醋。
姐姐仔细地将大蒜一瓣一瓣地剥好,放入玻璃瓶中,我在一旁帮忙递米醋。
姐姐一边倒米醋,一边说:“米醋的量要没过蒜瓣,这样才能泡得均匀。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倒好米醋后,姐姐把瓶盖拧紧,轻轻摇晃了一下瓶子,让米醋充分覆盖每一个蒜瓣。
“好了,大功告成,接下来就等着大蒜变绿了。
”姐姐把瓶子放在窗台边,笑着说。
看着窗台上的玻璃瓶,我心中充满了期待,想象着腊八蒜泡好后的样子。
这时,天色渐晚,姐姐说:“弟,腊八节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热乎的饺子,再配上咱们泡的腊八蒜,那才叫惬意呢。
”我点头表示赞同:“姐,那我来帮忙包饺子吧。
”姐姐笑着说:“好呀,你负责擀面皮,我来包饺子。
”
于是,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姐姐调好了饺子馅,有猪肉白菜馅的,还有韭菜鸡蛋馅的。
我则拿起擀面杖,努力擀出一张张圆圆的面皮。
姐姐包的饺子又快又好看,像一个个小巧的元宝。
我们一边包着饺子,一边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
五、腊八之夜:温馨团圆
当夜幕降临,饺子也包好了。
姐姐把饺子下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阵阵香气。
姐姐将煮好的饺子盛到盘子里,我把碗筷摆放好。
我们坐在餐桌前,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心中满是喜悦。
姐姐从窗台边拿起泡腊八蒜的瓶子,虽然腊八蒜还没有完全变绿,但已经能闻到淡淡的醋香。
姐姐打开瓶盖,夹出几瓣腊八蒜放在碟子里。
我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鲜嫩的饺子馅在口中散开,再配上一瓣腊八蒜,酸辣的味道瞬间刺激着味蕾,让人胃口大开。
“姐,这饺子和腊八蒜搭配起来,味道绝了。
”我称赞道。
姐姐笑着说:“是啊,腊八节就是要这样,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着热乎的饭菜,感受节日的温暖。
”我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回忆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从清晨熬腊八粥,到午后探寻腊八习俗,再到傍晚亲手泡腊八蒜、包饺子,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欢乐和温馨。
吃完饺子,我们坐在客厅里,看着窗外闪烁的星星。
姐姐感慨地说:“弟,腊八节是新年的前奏,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越来越好。
”我点头说道:“姐,一定会的,有你在身边,我觉得特别幸福。
”在这个腊八节的夜晚,我和姐姐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我们知道,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份亲情都将如腊八粥的香甜一般,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间。
六、腊八后续:传承与延续
腊八节后的日子,我和姐姐依旧忙碌于各自的工作,但腊八节的美好回忆时常在我们心头浮现。
每当看到窗台上那瓶渐渐变绿的腊八蒜,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
一天晚上,姐姐下班回到家,手里提着一些食材,兴奋地对我说:“弟,今天我在市场看到有卖腊味的,就买了些回来。
腊八节虽然过了,但咱们可以做些腊味饭,延续一下腊八的味道。
”我一听,立刻来了兴致:“好呀,姐,我还没吃过你做的腊味饭呢。
”
姐姐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做腊味饭。
她把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电饭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将买来的腊肠、腊肉切成薄片,还切了一些胡萝卜丁和香菇丁备用。
姐姐先在热锅中倒了少许油,将腊肠和腊肉片放入锅中煸炒,顿时,腊肉和腊肠的香气弥漫开来。
接着,她加入胡萝卜丁和香菇丁一起翻炒,炒出香味后,将这些食材倒入电饭锅中,和糯米一起煮。
等待饭煮熟的过程中,姐姐给我讲起了腊味饭的由来。
“腊味饭也是腊八节后常见的美食,以前人们在腊八节前后制作腊味,就是为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有丰富的食材。
把腊味和米饭一起煮,米饭吸收了腊味的油脂和香气,变得格外美味。
”姐姐说道。
不一会儿,电饭锅里传来“滴滴”的声音,腊味饭煮好了。
姐姐打开电饭锅,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
她用饭勺轻轻搅拌着,让腊味和米饭充分混合。
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只见米饭油光发亮,每一粒都裹满了腊味的香气,腊肠和腊肉的油脂渗透到米饭中,吃起来口感丰富,香软可口。
“姐,这腊味饭太好吃了,你简直是大厨。
”我一边吃一边称赞道。
姐姐看着我吃得开心的样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