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玻璃幕墙(2/3)
争取到20万专项经费,到时候给村小买新课桌,给果农建冷库,这不比纠结数字实在?”
林舟盯着报告上的“1.2万”,眼前晃过王大爷蹲在果园里的样子——上个月暴雨,王大爷家的苹果落了一地,他蹲在泥里捡烂苹果,手背的青筋绷得像老树根,嘴里念叨着“今年的学肥又没着落了”。
他翻开自己的旧笔记本,找到3月15日那页:“王大爷,苹果销量150斤,收入750元;李婶,销量80斤,收入400元……全村平均增收623元,哪来的1.2万?”
“林舟,你太死心眼了。
”李曼把报告往他那边推了推,“做基层工作,有时候得‘先务虚,再务实’。
你以为那些示范村的数据都是真的?先把钱骗……哦不,争取过来,再填窟窿,这是规矩。
”
林舟没说话,把报告折起来塞进兜里。
中午他没去食堂,骑着县府办配的旧自行车往苏家村赶——他想再问问王大爷,那些烂苹果最后卖了多少钱。
果园的土还是湿的,踩上去黏脚。
王大爷正坐在苹果树下编竹篮,竹条在他手里转得飞快,编好的空篮子堆在旁边,像座小山。
“小林?你咋回来了?”他放下竹条,指了指旁边的石凳,“刚摘了几个熟的,你尝尝。
”
林舟接过苹果,咬了一口,甜里带点涩。
“王大爷,上个月落的那些苹果,最后卖了吗?”他问。
王大爷叹了口气,拿起个空篮子擦了擦:“没卖,烂了大半,剩下的送邻村喂猪了。
这竹篮编了五十多个,本想装苹果去镇上卖,现在看来,只能装谷子了。
”他指了指果园深处,“苏晓那丫头,昨天还帮我拍视频卖苹果,就卖出去三单,都是城里的学生买的。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舟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他摸出兜里的报告,想给王大爷看看那“1.2万”的增收数,又没敢——怕老人问“这钱咋没到我兜里”。
回到出租屋时天已经黑了。
林舟把报告铺在桌上,旁边摆着旧笔记本和王大爷家的销量账本。
他试着把“623元”改成“1.2万”,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又划掉,改了又划,纸页被戳出个小窟窿。
手机响了,是苏晓的微信视频。
镜头里,她蹲在果园里,手里拿着个小苹果:“林哥,我拍了个‘苹果成长记’的视频,你帮我看看文案呗?”视频里,她从苹果花讲到小苹果,最后对着镜头笑:“希望秋天的时候,这些苹果都能卖出去,给王小丫他们买新课桌。
”
林舟看着屏幕里的苏晓,她的袖口沾着泥,头发被风吹得乱翘,却笑得比县府办的玻璃幕墙还亮。
他没提报告的事,只说:“文案很好,我明天帮你转发到科室群里。
”
挂了视频,林舟把报告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旧笔记本的“村小缺课桌”那行字上,他突然想起周明远早上路过办公室时说的话:“小林,纸上的数字,抵不过村民碗里的馒头。
”
第三幕
县府办的食堂开饭早,十二点不到就排起了队。
林舟和李曼排在队伍里,讨论着报告的修改方向——李曼坚持要保留“1.2万”,林舟则想换成“预计增收1.2万”,加个“预计”,心里能踏实点。
“行,听你的,加个‘预计’。
”李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她的职场